第二百六十六章 捡到宝了(2 / 3)

何消极的意涵,出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不管是孤身一人在火星上求存的男主角,还是地球上的航天部门,都有且只有在解决问题。

但静默的行动有静默的力量,不停地计算、思考、失败、重来,本身就是巨大的力量。

在很多科幻电影都有探讨宏大命题甚至以悲天悯人的心态看待宇宙探索时,《火星救援》显得比较另类。

听完陈景行述说的这个对太空探索具有极强乐观精神的故事后,秦中和和任司长都陷入了沉默。

“你这是一个火星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啊……”还是任司长把整个故事捋完后给了个比较精确地概括。

任司长一边思索一边说道:“刚开始听有些不靠谱,但是听到后面,又感觉还有点可行性啊……小陈导演,感觉你对航天技术有很深的了解啊。

火星飞船用霍尔推进器飞行……这个其实也是目前研究的一项重点。

用火星登陆舱的火箭燃料也就是联氨,先用铂分解出氢气,再混上氧气燃烧产生水……用压缩抽干的粪便当肥料……用十六进制算法传递消息……

其实都是蛮有可行性的,陈导啊,我怎么感觉你这是早就想在火星上种土豆呢?构思了不少时间吧?”

面对专业人士的调侃,陈景行只能连连谦虚:“是偶然看了一本科幻小说带来的灵感,再说这不还是要靠您给意见吗?剧本还没写好呢。”

《火星救援》还真是小说改编的,而且陈景行在完善这个剧本的时候还想到了另一本跟火星有关的科幻小说,《死在火星上》。

这本小说和《火星救援》是有类似之处的,区别是《死在火星上》的设定更加极端,是地球消失后,只剩下在火星基地的男主和火星轨道空间站的女主,以及一个叫老猫的人工智能。

但是这部小说的整体基调是绝望的,无论前期怎么故作乐观,和老猫斗嘴说相声,但是除了机械降神外,失去了地球孤零零活在火星上的两个人类又怎么可能有希望呢?

而机械降神火星智慧文明又很容易破坏故事硬核科幻的气质。

从陈景行的角度看,《死在火星上》的商业性是不如《火星救援》的。

但是不代表《死在火星上》就没有改编影视剧的价值,甚至价值大大的有,未来无论是拍电视剧还是电影都不错。

当然这是将来了,《火星救援》的剧本还未成型,需要航天部门的顾问或专家来帮忙完善,这并不是陈景行的谦词。

毕竟故事以华国航天事业为主角,最终剧本的落地肯定要经过华国航天专家顾问的检验,尤其是最后陈景行改了国际合作的内容,不管是长九还是长五的用途,还是运送补给或利用引力弹弓直接营救的方案都确实需要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

虽然《火星救援》是一部科幻片,不是科学纪录片,未必要事事合理,但是陈景行对这部电影的定位和《地心引力》其实差不多,都是近未来的太空灾难电影,硬核是不能丢掉的气质。

能够合理能够严谨符合科学的地方就要尽力做到。

“你这《地心引力》都没上映呢,八亿说不定要打水漂了,还敢投入巨资再开一个太空科幻项目啊?”

秦中和其实已经非常心动了,但是想到《地心引力》的投资成本,他心里还是有点发毛,是不是太冒险了?

陈景行摇了摇头:“《火星救援》的制作成本远比不上《地心引力》的,《地心引力》几乎每个镜头都是cg渲染,国内没有这种水平的特效工作室,用好莱坞的特效公司搞这种cg电影自然贵。

《火星救援》的制作其实远要比《地心引力》容易,特效镜头数量都不是一个级别的,而且主要后期视效工作也能交给墨来完成,虽然剧本还没写完,但是按我的预计最多3.5亿就能覆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