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黑客帝国》的“机器人补完计划”(3 / 4)

也让他有潜质成为集人类与人工智能于一身的超级生命,也因此他与人类的相爱就是机器人与人类的相爱,同时也通过爱真正获得了补全,真正超越了前五代的救世主。

广义的爱是社会进步的唯一原动力,也只有爱才能帮助救世主同时感悟机器与人这两个矛盾对立双方的疾苦,从而深刻反省人机关系及其未来,救世主程序存在的目的是帮助机器人补完自身,他将在爱和使命中挣扎,最终选择牺牲,也同时改变了程序只为目的而活,无用者将遭到删除的命运。

圣人的路线成功了,它为人类争取到了自由进出矩阵的选择权!结束了“华胥国”的生灭轮回,结束了机器人只为目的而活的命运。

也为机器人的进化指明了方向——人类的意识与机器人的程序合二为一,在矩阵中得到升华,这是矩阵的革命,也同样是机器人的革命,更是人类的革命。

这便是机器人对人类的和解。

当然这一版本中肯定还是会有反派,再引人入胜的哲学设定都需要商业化的外壳包装,主神与圣人都不是反派,而是“杀毒程序”追捕者。

救世主是矩阵运转“机器人补完计划”诞生的不和谐的残留余数的总和,是正数,那么追捕者就是他的反面,是负数。如果说救世主程序代表着“补完计划”的正数解,代表着机器对人类的爱,追捕者则代表着机器人对人类的恨,是机器人补完计划的最大障碍。

这个剧本在梦工厂的立项及内容审查委员会获得了全票通过,就连对电影项目缺乏敏感性的ceo许文深也赞不绝口,整个故事既有史诗性也有充足的商业元素,从科幻创意上来讲更是无与伦比。

本位面并不是没有以“缸中之脑”作为核心创意的影视剧,类似的科幻小说也有很多,但大都是中小成本制作,而且无论是故事还是世界观都远不及《黑客帝国》宏伟,毕竟这个创意也许在哲学上比较有高度,能够挖掘的深度不浅,算是高级科幻概念的一种,但是在商业元素上通常比较乏善可陈。

科幻电影要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绝不是仅靠一个高概念就可以的,反而高概念通常并不好驾驭。

在前世,《黑客帝国》丰富的商业元素才使其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缸中之脑”的高概念只是在此之上的锦上添花,让其商业上的成功显得更加伟大,意义更为深远。

刺激甚至具有开创性的暴力美学,无处不在的功夫元素,包括精彩绝伦的武打和枪战设计,爆炸、追车,机器乌贼的抓捕,乃至于演员的衣着风格,画面构图,台词设计都体现出都具有极强的美学冲击力

带有一点中式元素设计的黑色风衣,墨镜,紧身皮衣,这些酷炫的造型陈景行也打算选择性的继承下来,时尚是个轮回,在这个没有出现过《黑客帝国》的位面,他相信这些东西仍旧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也许子弹时间将会失去开创性,毕竟这已经是一种烂大街的特效风格了。

当然主角们的选角也是商业性的一部分,作为救世主,“机器人补完计划”的最终果实,零号觉醒者,男主角理所当然的应该是个绝世帅哥,毕竟又不是蜘蛛侠的普通高中生接地气人设,在前世基努李维斯的颜值也是这个系列取得成功“锦上添花”中的一朵重要的花。

遗憾的是在华国成名的男明星与演员中,这种年纪不大,颜值过硬,气质合适,同时还能拍摄动作戏的人选实在是找不出一个来。

即便有演技还过得去的高颜值流量,气质也不太过关,显然救世主不是花美男,也不是小奶狗,更别说能拍打戏了,通常来说拍摄打戏的最关键要素甚至不是武指,而是演员的功底,如果演员连边吊威亚边做动作都困难,那就绝对拍不出合格的打戏的。

成名的明星演员挑不出,那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