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章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4 / 5)

外科教父 海与夏 6161 字 6个月前

“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接近于零!”

杨平的的回答非常肯定。

“我明白你的意思,杨教授,如果想积极治疗,是不是应该手术呢?”

农志温还想进一步了解。

杨平的意见十分明确:“这个肝脏囊肿根本没有手术指征,手术是我们医生治疗疾病的工具,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能滥用,有些病必须手术,有些病可手术可不手术,有些病完全不用手术。你父亲的这个肝脏囊肿,从医学上来说,完全不用手术。”

这个说法与钱主任的说法大相径庭,钱主任不仅建议手术,而且建议进行机器人手术,他说:机器人手术更能精准彻底切除肿瘤,这样术后的效果最好,也最让人放心。普通手术没法精准彻底切除肿瘤,可能会有肿物的残留,一旦是不好的东西,残留将非常麻烦,斩草不除根,以后一定会春风吹又生。

两边都说的都很有道理,究竟怎么办呢?农志温现在十分疑惑。

三博医院的意见非常清晰,没有半点含糊,而且农志温从直觉判断,杨教授非常自信,与一般医生完全不同。

钱主任的意见好像也很有道理,万一真的是不好的东西呢,万一呢?如果因为这十万块钱耽误病情,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正如钱主任所说,父亲才五十多岁。

每一个病人都有本能的求生欲望,同时会伴生恐惧、渴望和幻想,大行其道的各路骗子也是抓住病人的心理进行行骗。

“你回去考虑一下吧,不要再去折腾,我们医院和杨教授的口碑,你可以去打听打听。”方主任叮嘱农志温。

农志温也是满脑子疑惑地提着一大袋资料离开三博医院,他这一趟跑得很值,至少听到不一样的意见。

待农志温走后,方主任向杨平请教:“这个手术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在方主任的印象里,杨平是无所不能的。

杨平刚刚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喉返神经修复的难题呢?刚刚的思考也有一定的眉目:

“我们可以直接将喉返神经断端从头臂干下方逆行解剖至迷走神经,在颈动脉后方与喉处喉返神经吻合。”

方主任听后有点迷糊,他一下没有听得太懂。

杨平边画图边解释给他听:“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改道来解决距离的问题,神经的起点是a,锁骨下动脉这里神经经过点为b,神经的终点是C,正常的路径是从a出发,绕到锁骨下动脉b点,再到喉咙的c点,abc段经常因肿瘤侵犯需要节段性切除,神经切除后就会出现缺损,缺损一单太长,传统的方法是找其它神经来桥接,或者进行神经移位,就像电线的桥接,或者从其它房间再接一根电线。”

“这些方法对这个病人行不通,桥接的距离太远,如果从其他房间接一根电线,现在其它房间的电线也很紧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

“怎么办?”

“我们直接将现有的电线不再绕b点,而是改道直接接到c点,来完成ac两点之间通电,我刚刚计算过距离,按照神经生长和恢复的速度,患者如果用这种方法,大概半年时间可以获得明显的恢复。”

杨平一边说,一边在A4纸上画图,他画出了颈部的解剖图。

表达解剖与手术,图画才是最好的方法,语言表达会显得苍白无力。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方主任借助杨平绘的图画,瞬间明白刚刚杨平所讲的内容,刚刚只是语言描叙的时候,方主任还有点似懂非懂,现在完全明白。

“聪明!准确的说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杨平夸奖。

卧槽,这不是小学数学问题吗?还夸奖我,难道在杨教授眼里,我只是小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