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众生所以不能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白猫冷笑一下并没有夸陈安记忆力好,虽然陈安的记性在炼气修士中算很不错了。
但白猫都是四阶的天才大妖了,并没有感觉到陈安这方面的天赋。
反而问陈安“你知道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吗?”
陈安以为她在考自己,于是点点头把译文也给背了出来说“我知道。”
陈安道“老子说大道本来无有形象,但是能够生养天地。本来无有情感,可是能够运转日月的周流。本来没有名称可以标记,但是能够燮理阴阳,生发消长养成天地间的万物起了一个定而不可移的名字,就叫作“道”。
老子说上等的贤人,因他深明大义,故没有什么争贪。下等的愚人,因执着己见,不察情理,总是好起争贪下等无德的人,有心种德,作一点有德的事,便要自持有德了。因他不明道德的真义。
众生总是认假不认真,皆因妄心所致。因妄心一动,道心难现,离道愈远,所以不能得着真道。
有了贪妄心,就要惊动那喜动而不喜静的“识神”。识神被惊,心意外驰,便要着于万物了。既然接触了万物,就要生出不想离开,而要索取的心。但是天下的事
便要遭到许多的污浊耻辱,惹得漂泊下流,转变生死永久沉沦在无边的苦恼境遇中。永远的迷失了真常不朽的“道”。
真实不虚,常久不变的圣道,能够有悟性的人,自然会得着真意。得能悟透道理的人,便能永久皈依清静,不生不死了。”
陈安背完了,看着白猫。
白猫冷笑一声说“不对!”
陈安说“我知道它不对,龙虎山的玉简里有清净经的文。”
“哦?”白猫伸手跟陈安道“给我看看。”
陈安没有想太多就把玉简交给了白猫。
白猫接过玉简,玉简在她手心中浮起,然后她眼中流光一转,已经阅读完毕了。
她嘴角挂着得意的冷笑,搞得陈安好像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