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刻,她不能就此被打垮。她是许小桃,永远不服输的许小桃!
二模之后,尽管人心动荡,魏老师依然稳如泰山,用无比坚定信任地眼神,鼓励着每一个人,各科老师也不停地给大家加油打气,同学们也互相加油打气,士气很快就振作起来,精神饱满地投入了高考前的最后冲刺复习。
许小桃从初中开始偏科,所有科目成绩都弱过,唯一没弱过的是语文,即使第一次高考还不到四百分,她的语文成绩也有一百二十分。她很少买也很少看课外书,一直都是凭着那一点点语言天赋应付考试,对文学的理解大多都在影视剧和歌词里,她会分辨“美”,发现“美”,勉强创造“美”,但缺乏把生活与文学互通联想的能力。直到遇见复读班教语文的陈芳菲老师,她感到自己面前有一扇“文学殿堂”的大门徐徐打开了。
陈芳菲老师六十岁上下,也是退休返聘教师,衣着朴素、身材矮胖,看起来有些清高,甚至搁涩,但她关于文字那种挑剔的审美,独特犀利的视角,常使许小桃感到眼前一亮,心中一震。
陈老师用以训练学生作文的主要读物是《读者》和《青年文摘》。此外,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都要研读她在各类刊物上最新发现的美文、金句。时不时还要讲一些浸透着文学素养的亲身经历,抓住一切机会让大家多说多写多创造。第一学期,许小桃进步还不明显,到了第二学期,许小桃写的句子和作文就经常被作为范文来读了。
高考前的最后一课,班主任魏老师和各科老师都说了很多他们关于高考,乃至整个人生的经验感悟……许小桃只恨这一节课太短,复读的九个月也太短,老师们深厚的学养、高尚的师德魅力,使她感到一生都学不尽,受益不尽。
家长会、体检、考点报名等事宜都是许明珠代理,使许小桃省了很多精力,可以全身心地准备迎接第二次高考。
二零零六年天津市的高考,是史上唯一文科试卷难于理科,录取线也低于理科的一年。考试那两天,许小桃本有些烦躁,幸亏下了大雨,她的心灵在雨中得到了宁静。
成绩下来,许小桃超了二本线十分,心里一块大石落地。令她膈应的是,薛潘竟然和她考得一样。
准备报志愿了,许小桃又想起了南千潼。一年没有联系,他还在等她的好消息么?他会不会已经结婚了呢?就算许小桃报南京那边的学校,去找南千潼,还要让他等她四年么?四年之后又会怎样?
若是许小桃远嫁,爸妈和大姐以后就都得许明珠一个人来扛,这样对许明珠不公平。若是南千潼来天津,就得抛下他的父母和弟弟妹妹,这样对南千潼也不公平。
南千潼已经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现在可以目标明确地找对象结婚,而许小桃现在却什么都没有,除了上学,她对未来还是感到迷茫。她不确定自己想不想毕业就结婚生子,甚至不确定自己这一生会不会结婚……她唯一确定的是,无论时间还是空间,她离南千潼想要的幸福都太远了。
许小桃终于下定决心不再打扰南千潼,可还是难过地又得了重感冒,犯了气管炎。她的各科成绩里,最拔尖的还是语文,而身体素质又已经不能从警从军,最后想来想去还是扬长避短,选择了读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许小桃第一志愿报了天津一所大学里的二本,按照之前几年的录取分数,本以为能稳进,不料这一年报那所学校的人很多,许小桃以五分之差没被录取。
第二志愿是黑龙江一所大学的二本,许小桃以为第一志愿稳了,第二志愿就随便选了一所没什么名气,但专业还不错的偏远学校。不料她与这所学校真的有缘,在八月中旬收到了印有美丽校园风景画的录取通知书。
开学之前,许小桃跟许明珠说了南千潼的事,哀求她陪自己去一趟无锡,只想偷偷看他一眼。许明珠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