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新班主任(2 / 4)

着背带工装裤和大雨靴,坐在驴车前面挥着鞭子赶驴,车上有几把掏粪的家伙式儿和几个装粪的大桶。

郑国立有时看到他姥爷来掏学校的厕所,就跟在驴车后面跑,跑着跑着还学起驴的步伐,跟在驴旁边一颠一颠地跑,正好被姜海潮看到,郑国立从此就有了一个新名字——“郑国驴”,爱称为“马户”,有时上课点名,就叫“郑国马户”。

过了十一,天气渐凉。一天,村里组织全村村民给某省市遭遇洪水的灾民捐赠棉衣,陈玉兰找出了两件她和许家栋不穿的旧外套,放在了村干部来募捐的手推车上。

许小桃放学回来,说学校也组织捐赠,每人至少捐两件。这让陈玉兰犯了难,唯一的两件已经捐给村里了,再有就都是夏天的薄衣裳,没有厚的了。一番翻箱倒柜之后,陈玉兰从箱底找出了许小桃婴儿时期穿的一件小棉衣和一条开档小棉裤,“嘿,正好,小桃把这两件拿去吧!”许小桃错愕,“我的妈呀,这也太鬊了吧?让同学和老师看到我小时候穿的小衣服和开裆裤,不得笑死?!”陈玉兰摆手,“没事儿啊,你就拿去吧!总比没有强!”

许小桃把小棉衣包的严严实实,第二天拿到了学校。在大家都交完了衣服的最后,她把小棉衣迅速塞到了衣服堆里,但还是被眼尖的姜海潮看见了,“嗯?小桃你拿的什么衣服?”说着要过去翻,许小桃面红耳赤,“没什么,就普通的衣服。”说完又把衣服堆周围的衣服往中间放,想把小棉衣埋深一些。没想到姜海潮对大家谁捐的什么衣服记得清清楚楚,几下就翻出了许小桃的棉衣,接着就举起来展开,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哈哈哈,快看许小桃的小衣服!还有开档的小棉裤!也太可爱了啊!哈哈哈……”全班哄堂大笑,许小桃囧得无地自容,趴在桌子上用胳膊挡住了脸。

许小桃接着又听到了姜海潮和大家的大笑,原来郑国立也拿来了几件小棉衣。许小桃的棉衣最起码是干净的,郑国立的小棉衣的袖子却是由鼻涕油渍板结成的“铁袖口”。许小桃在心里感谢郑国立,代替她成为新的被嘲笑目标。但是那天回家路上,姜海潮和孙小倩她们还是笑了许小桃和郑国立一路。

姜海潮家比许小桃家还远几条胡同,所以许小桃和孙小倩回家路上总能碰上姜海潮。许小桃和孙小倩经常互相搂着肩膀放学,姜海潮看到就上去把她俩的胳膊扒拉开,笑着说,“不许勾肩搭背,像什么话!”孙小倩和许小桃不听,依旧勾肩搭背。就这样,她俩一路搂着,姜海潮一路扒拉,扒拉几次后,孙小倩和许小桃就搂着跑了起来,姜海潮在后面追……

许明珠上了职专,属于当时最流行也是学费最贵的“农转非”——农业户口变非农户口,这样才能在开发区找到工作,因为那时候农业户口是不能进企业上班的。

许明珠的学校离创业村有点远,她一开始在学校宿舍住了一段时间。许家栋在许明珠开学两周后,骑自行车带许小桃去学校看她,还带了她爱吃的螃蟹叶子炒辣椒——就是小螃蟹炒辣椒。许小桃在那吃了午饭,那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螃蟹叶子炒辣椒,因为螃蟹叶子比在家炒的时候多放了很多。

许小桃来回路上都是叉着腿坐在硬邦邦的自行车后座上,加起来将近三个小时,回来屁股和大腿根疼了一晚上,第二天走路都只能叉着腿。上学路上,孙小倩笑了她一路。许小桃害怕姜海潮笑她,到了学校就尽量坐在座位上,等姜海潮不在班里的时候再活动。

许小桃家搬进了新装修的正房,下半段墙壁和屋顶都镶了原木色和紫色的木板,地上也镶了白色和橙色的瓷砖,加上银白色的铝合金门窗,屋子亮亮堂堂。东西两屋的家具没变,堂屋添了一个水晶灯,一套沙发,一张茶几,还有一个电视柜。

那个靠墙角的电视柜不稳,许家栋就拿木板在底下垫上,但是隔一段时间那木板就会错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