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大有文章(2 / 2)

纯的好奇,便解释了一句“小时候,我家隔壁有一座铁匠铺,打铁的中年人有一次打了一个莲花样的模子,放在一旁纳凉,我正巧去找中年人的小女儿玩耍,一不小心把模子打了下来,正巧落在手臂处,而后这个伤疤就一直伴随着我了。”

“原来如此。”

听着赵婕妤不缓不急,从容得体,逻辑清晰的解释,陶宜不得不感叹,她临场发挥的能力和自己不分伯仲。

若非她清楚地知道此种伤疤的来源,还真就要被赵婕妤忽悠过去了。

可惜的是,她明确的知道南疆曾经有一个叫做红莲教的教派,入教的人都要烫上莲花纹来表诚意。这个教派无恶不作,烧杀抢掠,丧尽天良。更有甚者,诸多教众亲自杀死孩子,用童子血铸成‘圣血’,来养育红莲教的圣物九瓣红莲。

二十年前,镇国公的铁骑征服南疆的时候,前往铲除此教的时候,他亲眼瞧着红莲教被一场大火吞噬,而大火之中的教众非但没有逃离,反而手拉着手,一同兴奋地跳着舞蹈,像是参与盛宴一般迎接着死亡。

亲眼目睹了此等妖异情形的镇国公将此事禀告给当今圣上,当今圣上立刻让人传扬了除去,让大雍的世人警惕残余的红莲教分子,千万不要被洗脑了。

一时之间,大雍四处的红莲教残徒被揪出。

有一些自然是真的教徒,而另一些则是被仇敌借机诬陷。而如何分辨真假红莲教徒呢?靠的就是一朵小且规则的莲花状伤疤。

抓捕红莲教徒的风气盛行了好一阵子,但半年之后,朝廷又下令封禁此事,让官府民间皆不得再提。

也正因此,再加上红莲教的事情过了二十多年,而赵婕妤此处寻常又无人问津,她才一时不察露出了红莲教的标记。

赵婕妤仔细的观察着陶宜,见她听了自己的解释之后,便信以为真。她才勉强松了一口气。

陶宜又和赵婕妤闲聊了几句,吃痛着走出还周殿。

她梳理了一遍已知的信息,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赵婕妤是南疆人。而她在红莲教覆灭的时候应该才十几岁,不知如何躲过一劫。

躲过葬身火海的赵婕妤是流入了大雍,还是一直在南疆长大?

她和李啟中毒的事情是否有关系?

还有,五皇子推到她的时候,自己趁机把了他的脉,发现他是真的痴傻了,并非装出来的。但五皇子的痴傻是因为当初治疗的不及时,脑部的淤血没能铲除造成的。时至今日,这些淤血还残留在他的脑内。

什么情况下,会耽搁皇子的救治?

是太医署出了问题吗?

陶宜不由的想到李啟身重几重毒,却也不传召太医来看。想来太医署那边是有些问题的。

可即便是太医署有问题,圣上也曾下令重酬遍寻天下名医为五皇子诊治,闻令寻来的各路医者繁多,这些人中没有一人发现了五皇子的问题?没有一人能治好五皇子?

可五皇子的痴愚并不难治。稍有些道行的医者都能治好。

这里面,怕是大有文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