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救驾(2 / 2)

音适时地响起“我之所以挡刀,并非为了救太子殿下,而是为了圣人、贵妃娘娘、良妃娘娘、秦王……你们。”

陶宜摊开包裹着纱布的手,纱布之上三根毒针立着,扩散开奇诡的色彩,她一层层揭开纱布,露出针孔密布的手“ 除去玉笛,这些旧伤也可以证明。”

皇帝沉吟了半晌“镇国公,你如何以为?”

被皇帝喊来一起见证的镇国公先是拿起白玉笛,而后瞧了瞧白衣刺客,又来到陶宜的身边,仔细地看了看三根刺入她手心半寸的毒针。

像陶宜这个年纪的女孩应是最娇嫩的时候,自然也该有着最娇嫩的手心。

然而眼前女子的手心全是深过半寸的针孔,密密麻麻得犹如塞子一般,瞧着便触目惊心。

“陶才人,你可疼?”镇国公抬起脸,平视面前容颜素净的小姑娘。

真切的关心落入陶宜的眼中,她同样抬起垂着的眼帘,瞧了瞧眼前风霜雕刻出来的刚毅面孔,虽有些苍老,但却依旧充满力量。

而从他饱含着沧桑的眸子中,陶宜望见了发自内心的心疼。

很难想象,从军多年、心肠坚硬、铁血手腕的镇国公会说出如此温柔的话语。

许是因此,始终镇定自若的她忽然湿润了眼眶。

“自然是疼的,但我想着牺牲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保下大雍的安宁,万死不辞地冲了上去了。”她说着,心里的委屈溢了出来。

这也是陶宜当时的真实想法。

她自然知道那枚刀伤不了实际上武艺高强的李啟,但还是冲了上去,不惜堵上自己的性命和荣誉,为的就是保下皇上、秦王、镇国公、李容烨……等人。

他们是大雍能够河清海晏、繁荣昌盛的保障。

一旦全遭敌手,大雍便会分崩离析,陷入乱局,最终苦了的只会是苍生。

当然,陶宜也很清楚她能对付得了白衣刺客,以及后面的布局。所以倒也算不上以命相驳。

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一些事罢了。

毕竟,她始终记得亲族的教诲——仁爱世人。即便后来流离失所,沦为若羌的刺客,也莫敢相望。

镇国公夸了一句好胆识之后,将自己验证得到的结果禀告给皇帝。

“臣当时离得近,瞧着真切,的确是此支玉笛,而且当时陶才人的确有用手心堵住笛子的动作。”

对于镇国公的断言,大家都选择相信。

皇帝的心情有些复杂,一旁本是想借着此次契机整倒太子的贵妃娘娘的心情更加复杂,若是如此的话,陶才人岂不是于她、于秦王、于容烨有着天大的恩情。

她再狠历,也不会对自己的恩人下手。

倒是让人有些烦恼……贵妃抚了抚额头,觉得此次可能又要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了。

然而,就当所有人都认下了陶宜救驾救命之恩后,依旧有后妃出言质问“嫔妾在此谢过陶妹妹救命之恩,也怜惜陶妹妹被绑的遭遇,但后宫毕竟是最清白的地方,不知陶妹妹可……”

话止于可字,但大家都明白其意。

是啊,陶才人救驾有功,可若是遭了贼人玷污,可是万万不能回宫的。

即便是考虑其功劳,饶她一命,最好的结局也就是遣散出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