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使者。
陶宜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一层,但也正因此,她的脸色有些难看。若她所料不错,来自南端的秋风和来自西域的烟火并不是同一批人所下。
进而她又有一些疑惑,下秋风的可能是有宿怨,可下烟火毒的人,为何会挑这个时机?是什么导致他们放手一搏?
陶宜左手托着脸,微微出神。
“小主。”穗穗一脸兴奋地拿着帖子敲门而入“这是明日同荣宴的请帖呢,才人中只有主子你有此殊荣。”
仅此一例可不是好事。贵妃怕是要借着此事让其他才人记恨她呢。
瞧穗穗笑得十分甜美,陶宜没有忍心说穿事情的本质,转而问“同荣宴是什么?”
穗穗张大嘴巴,待惊讶的情绪缓和过后,她絮絮叨叨地说了起来“同荣宴是我朝邀请西域诸国一同举办的国宴,有人说是为了定下盟约,也有人说是为了褒奖战功赫赫,平定匈奴的二殿下。”
等下?
“平定匈奴的不是玉面罗刹,和二殿下有什么关系?”陶宜一下子有些糊涂。
“因为二殿下就是玉面罗刹将军呀。”
???
在穗穗的讲述下,陶宜这才知道,当初二殿下是隐姓埋名去的军中,他不愿意暴露自己尊贵的身份,想和士卒打成一片,便起了玉面公子的名字。后来慢慢在战场上杀出威名,破格提升数次,最终得了玉面罗刹将军这一名字。
其实大雍的人还是更喜欢喊二殿下玉面将军一点。罗刹将军是匈奴人对他的称呼。
既然如此啊……陶宜有些错愕,转而脑海之中想到什么,原来如此啊!
是因为二殿下即将荣归,所以才要赶紧除掉拦路石太子?好让二殿下李溪河一步登天?
贵妃娘娘做的嘛?不,不对。能够养得出李溪河那般无双的人,贵妃定然不至于做出如此蠢事。
一来,假如李啟真的死在同荣宴的前面,不是明白着告诉大家是她下的手。二来,当今皇帝尚且年轻,正是生命活力最盛的时期,还不至于让贵妃如此心急。三来,贵妃看起来并不知道李啟中毒一事。倘若她知晓,结合第二日陶宜一夜未归,应当不会那么轻易地放过她。
可若不是贵妃,是谁想要从中浑水摸鱼,亦或者渔翁得利?
风流倜傥、暧昧成性的四皇子?幼时被瓦片砸伤后痴愚的五皇子?
又或者是他们。
“西域受邀请的国家有哪些?”
穗穗摆着手指,一一列出,说完之后,她有些小得意。良莠姐姐还总说她爱和人闲聊,看看聊天也是有用的好不?
在听到若羌一词的时候,她的表情一点点冷凝。
那是栽培她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