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说得很好。有个厨子跟我说过,烹饪之道,如火中取宝。不及则生,稍过则老,争之于俄顷,失之于须臾。我当时就跟他说,这也是炼丹的真谛啊。炼丹的重点在人,而不在鼎!”
看到东方白出风头,花容舒脸色泛绿道:“东方公子原来跟个厨子英雄所见略同啊,哈哈哈!”
苏敛流在教丹鼎知识前,都喜欢来这么一段,目的是让对方不要沉迷于比拼鼎的优劣,而是把心思花在技巧的锤炼上。
东方白一路说下来,正合他意,他自然高兴,而这花容舒在那里冷嘲热讽,却是隐隐将他也骂了。
他心里自然不痛快,却不露声色地淡淡夸奖东方白道:“这个比喻好,治大国若烹小鲜,且看尔调羹手段了。”
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老子》,而调羹手段,则出自《尚书》中“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一句,乃是说宰相治国理政之才干。他这一番话,却是将东方白说成帝王将相了。幸好花容舒也没听懂,没有继续出言不逊。
苏敛流一百多岁的人,也不便跟个小丫头多计较,便轻轻揭过这一章,继续上课:“虽然说火候的把控才是最重要的,不过丹鼎也确实可以不少的助力,当然了,有时候也会添不少乱。”
花容舒听他说这话,误以为是在否定东方白而赞同自己,心情大好,冲东方白得意一笑。东方白认真听讲,也没看到。
苏敛流手向虚空中一伸,一颗丹药就飞到他掌心,微微施法,丹药化成齑粉,燃烧起来。看着那忽蓝忽绿的火焰,他微笑道:“铁鼎,凡品,无损益。”
那个炼这丸丹药的学生不住点头,面露惊讶。
苏敛流又取了另一丸丹药如法炮制:“青铜鼎,法器,药效提升一成。”
这个学生也是不住的点头,心里却有点小失落,他特意带了家里的鼎来,本想着炼出好丹药,让老师刮目相看,不想老师连这鼎看也没看,就知道能加多少药效,指定是骗不过了。
苏敛流本来试两次就算了的,不过刚刚东方白给他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他便有心取了东方白的一丸丹药试试,不想这一试,他却露出一丝惊讶:“鼎质凝而不透,看来非铜非铁,是法阵吧?就是火急了些,药效损失了两三成。”
东方白心悦诚服道:“先生明察秋毫,学生佩服。”
见他承认了以法阵炼丹之事,周围都是一片惊呼。这无极门道人看着不起眼,没想到竟有如此天赋。
然而让同学们大跌眼镜的还在后面,那苏敛流竟捋了捋长须,微微笑道:“这炼丹法阵,可不是一日就能参透的啊,可见你天资不俗,日后也当多问多想,方能有所进益。这样吧,若是你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乾宫离馆找我。”
这乾宫、坤宫,都是长洲书院的教职工宿舍,当然了,其环境比学生宿舍是好多了的。每位老师都有单独的院落。
苏敛流既对东方白许下此诺,显然是极为看重他,若是他之后表现好,说不定还会被收为半个弟子。
一时间,大家羡慕嫉妒恨的目光都投射而来。这可是其门的首席炼丹师啊!传言他曾经首创了许多丹道,还将追魂丸、混沌丹都炼出了极高的品质,据说,他鼎盛时期炼制出丹药是真的有“活死人,肉白骨”的功效,而自他老去甚至归隐后,这药效便江河日下了。
东方白自然喜不自禁,连连称是。叶采也与有荣焉地笑了起来,她笑靥如花,倒是让旁边的苏敛流怔住了。
沉默了半晌,他又冲着叶采点点下巴:“你也可以一道来。”
叶采喜得晕晕乎乎的,简直摸不着头脑。难道自己是沾了师兄的光吗?
花容舒看着这一幕,暗暗地咬紧了贝齿。她早知道东方白的炼丹阵是何人所指点的,她听觉敏锐,远在宿舍,就听见了江听澜的弹奏。她本来想叫那人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