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得奖?得了什么奖?”
“最佳编剧!”虞雨晴一把将他扯出座位,“快上台领奖,大家都在等着你呢!”
林飞浑浑噩噩地上台。
“不好意思,因为没想到自己能得奖,所以没有事先准备获奖感言,如果以后还有在这里领奖的机会,希望组委会能事先知会我一声,我一定会好好准备。”
台下一阵欢声笑语。
不过林飞还是按照惯例,先谢国家,再谢父母、然后是老师(特别是何老)、同事……一套流程下来,林飞也恢复了清醒。
“这个奖项,我觉得受之有愧。”林飞说道,“华夏有一位编剧,他曾是《霸王与虞姬》、《活着》、《图雅的婚礼》的编剧,这些电影在国际上拿了不少奖,而他却没有因此获得更多的关注。”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让许多华夏电影人扼腕叹息拍《霸王与虞姬》和《活着》的时候,他很是高兴,觉得我们终于起步了,可他没想到那就是我们的终点。”
“他就是芦先生,一位杰出的华夏编剧。”林飞说完。“我觉得这个奖项应该先给他。”
现场响起了一阵掌声。
“很多时候,编剧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创作本身,而是与试图影响剧本的各方斗争,比如芦先生,竟然只有《霸王与虞姬》是他写过的所有剧本中唯一一个完全照剧本拍的作品。”
在《霸王与虞姬》中,芦先生一共写了九十九场戏,陈导只拿掉了两场戏,已经是非常尊重编剧的导演了。
林飞意味深长地说“在坐应该有不少编剧,大家应该都懂,如果你的剧本被拍成电影扑街了,这不一定是你的错!”
台下一阵哄笑,不少人鼓掌还吹起了口哨。
吴雨森拍摄《赤壁之战》时找到芦先生合作,芦先生问吴雨森想拍什么样的主题,吴导说和平。
芦先生听完一脸懵逼,《赤壁之战》你要拍英雄、拍《战争》、拍《权谋》都说得过去,拍和平?也有人戏言芦先生大概是听错了,吴导的意思是拍和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