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推开,李恪和杨恩迈步走了进去。
钱宁在李恪和杨恩来到小院的时候就发觉小院有两个人走了进来,根据他的判断这两个人都是练武之人,脚步要比一般的人轻,可见是练过某种高深的内家功法。
他心里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来人可能是李恪和杨恩。
所以,李恪和杨恩走进屋子的时候他已经勉强起身。
“见过殿下!”
钱宁微微躬身施礼,语气显得不卑不亢。
李恪快步上前,用手止住了钱宁,将他扶上床,“身体没好就不用行此大礼。”
“多谢殿下。”
钱宁依旧语气平淡。
“本王今天来是想看看你身体好了没有。”
李恪继续说道,“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跟本王提,只要本王能够办到的绝不推辞。”
“多谢殿下。”
钱宁说道,“恐怕殿下不止是来看钱宁这么简单吧?”
“难道本王还有什么目的不成?”
李恪反问道。
“难道殿下不想知道点什么?”
钱宁毫不退缩的盯着李恪的眼睛反问道。
“如果你想说,本王愿意听,如果你不说,本王不会勉强。”
李恪见钱宁一副戒备的神色,顿时明白了钱宁心中所想,他认为自己对他这般好的目的是想用逼迫的手段让他说出一些自己想知道的秘密,所以才会用如此冰冷的语气回答自己。
“既然你身体恢复的不错,那就好好在府中养伤吧!”
李恪叹道,“伤好之后你想离开的话本王不会阻拦你。”
钱宁的心思正如李恪所想,他认为李恪对他如此关心的目的就是要从他口中得知自己需要的情报,此时看到李恪并非他心中所想之人,心中暗骂自己不该如此猜度他人心思,在李恪右脚就将跨出门槛时他喊道,“殿下――”“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李恪收回了右脚,回头问道。
“殿下,你要小心长孙无忌,他的手上也有一股属于自己的力量。”
钱宁脸带愧疚的说道,“当初太子起事,太子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本是机密之事要事,秦王岂能那么容易知晓?”
钱宁恨恨道,“要不是长孙无忌安插在太子身边的奸细郑宽背叛太子,将获取的机密告知长孙无忌,秦王岂能知晓太子的计谋,岂能在玄武门政变中获胜。”
李恪听钱宁说完,心里惊讶不已,但他脸上没有表现出来,“钱宁,你能跟本王说的详细点吗?”
“殿下,当初玄武门所发生的事情我不想再提,”钱宁说到这里,心中又想起了李建成的死,脸色黯然道,“关于长孙无忌手里的势力钱宁知道的也不多,只是知道当初太子身边的一部分人在他离去之后都神秘消失。
而这些消失的人就是平日里跟叛徒郑宽关系很少的人。”
李恪听完钱宁的解释,心里突然觉得自己对长孙无忌的实力有些低估,他想知道更多关于这方面的情报,刚要再问钱宁关于长孙无忌的事情时就听见钱宁说道,“我在得知太子死讯逃离开长安之后联系过太子旧部,除了在玄武门政变中已经丧身之人,很多都神秘失踪不知生死。
我以为是遭到了秦王的屠杀,可是细心一想又觉得不对劲,太子旧部的实力分布很广,联络方式很繁杂,不是那么轻易让秦王在短时间内就能轻易铲除的。
后来我潜入长安城,通过不同的渠道才了解到秦王政变之后就遇上了罗毅造反和突厥入侵,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得及铲除太子旧部。
当时我就在想,他们可能是将自己隐藏了起来,想等待时机成熟之时趁机给太子报仇。
可是经过这一年多的等待,有很多时候都可以刺杀秦王,可是我没有发现他们的身影。
这个时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