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八百次轮回,这令老衲不可妄言。”
说完,他又是一声佛号。
“十玄,别忘了我的小元神界。”
忽然间,封尘的声音从圣十玄心底传来。
圣十玄闻之眼神一亮,顿时明白缘故。
“晚辈能请教前辈几个问题吗?”圣十玄对着一知抱拳施礼道。
一知一伸右掌“施主请讲。”
“佛教不论长生,又如何修道济世?”
一知听完,想了想,点点头答道“我佛修行主修心性,与原道无异。佛教中不分等级,而是按着一个人所修证的觉悟层次和达到的能量等级来区分。觉悟的最高等级为正等正觉,往下依次为妙觉、等觉、不等觉,这些相当于你们所言的修炼阶段。因无生死之忧,故能遍布凡尘,每一次转世都是一次济世,都是一次修行,生死的解脱已不是我佛之念。”
圣十玄听罢点点头,抱拳问道“那么请问前辈,佛教中是否也有悟道、得道之说?”
“有。”一知应道,“佛教有见道、修道、得道之分。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三者为见道,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无学向为修道,无学果是为得道。”
圣十玄听完摇摇头。
这些言词,他闻所未闻,真的不懂。
一知见状,微微一笑道“我教之罗汉,相当于你们所说的得道仙人,分为四向四果。四向四果中的四向是指预留向、一来向、不还向、无学向;四果是指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无学果。每一向对应一果位,相当于你们的修炼层次。”
圣十玄点点头,如此对应筑基、胎息等修炼层次,他倒还能猜测出一二,明白几许。
“我佛讲善,善为行之根本。而道言以暴制暴,对修行无益。”一知手捻佛珠说道。
“前辈此言差矣。”圣十玄微微摇头回道,“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并非天生嗜好杀戮。话又说回来了,妖孽不除,谁入地狱?这阴府之轮回,岂不成了摆设?”
“阿弥陀佛!”
一知闻言,又是一声佛号。
其单掌立在胸前,说道“天下芸芸众生,生死皆有天数,我等应善待之,扬善不惩恶。”
圣十玄听言一笑道“不惩恶,难道还要恶人逍遥?”
一知点点头“正是。”
“请恕晚辈说话无礼,我真的做不到。”圣十玄抱拳说道。
“这只能说施主未曾修心。”一知看一眼圣十玄的眉宇说道,“佛门讲究六根清净,四大皆空。”
“清净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是我行事的本则。”圣十玄听罢,摇摇头回道,“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为我处世之弦;无为不争,故无尤是我立世之弓,不知与前辈所言有何迥异?”
“人世间的苦难,都是天定治则,由不得他人判定。”一知垂目说道,“佛门修行的方法是实践六度、八正道,借以惠及凡尘的八苦之难,这其中自有法则。”
“哦,那么请问前辈,你所言的法则又是什么?”圣十玄抱拳问道。
“因缘、无常、空的、无我、缘系和命自我立六法则。”一知答道。
“嗯,晚辈受教!”圣十玄听罢一作揖道,“但是晚辈只认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之理。”
一知闻言,缓缓睁开双目,一丝遗憾从眼中闪过。
一知的神色没能逃过圣十玄的眼睛。
圣十玄想了想,随后摸摸下颚问道“请问前辈,大乘和小乘有何区别?”
他想缓和一下二人间的尴尬。
他早已看出,一知是有意想引他入门之意。
一知闻言,微微一笑道“小乘以五阴、三毒、六根、六尘、十八界等为名相,以持戒、修定、修慧、解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