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一群外国人(2 / 4)

而在贺云的笔下,主人公黄辉也是如此。

只不过,贺云对于男主人公的设定,更加倾向于战争本身对于人的影响,而不是因为爱情或者说情和欲望对人的影响。

要知道,按照原著设定,其内有许多不可描述的情节,也正是因为这些东西,一步步把剧情往后推。

虽然这种剧情本身在这个时代确有发生,可贺云还是将这些东西给改了。

原因很简单!

如果你真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加进去,恐怕会让这部小说成为一部“禁书”。

说不定还会因此惹来更大麻烦!

所以,贺云觉得这部小说的三观必须要正,说白了就是要与主流思想要契合,不能走歪门邪道。

其次,一些次要人物也必须要删减掉,还有许多关于后世琼岛房地产泡沫的这些情节,自然也得删掉。

毕竟,这些情节都是后来所发生的事情,有些甚至还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事情,而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才1985年,你写这些东西,那不等于在告诉人家,你是个穿越者嘛!

当然,删减这些剧情,并不代表,这部小说就没有一个完整结局。

事实上,贺云早就想好了大纲。

他对《芳华》这部小说的剧情,一共分成了三部分。

首先就是介绍各种人物出场,包括各人物背景、职业以及各自性格。

这些,他大体上都借鉴了原著本身。

不过接下来推动剧情的重要一环,男主人公与魔都女孩丁香因为某件事,导致男主人公犯错不得不离开文工团,就这段剧情,贺云直接给改了。

他将其改成了两人相恋,却因为身份差距,双方父母不同意,最终导致男主人公主动向上级申请,调离文工团,到战争前线去。

这样的情节设定,一是为了避开那些“雷区”,二也是为了突出当下核心主流思想观。

那就是保家卫国!

也可以说是舍小家,为大家!

这样的情节设定,贺云其实也是借鉴了一部经典战争老片,也就是前年刚上映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当中部分剧情。

在这部电影之中,男主人公是一名高干子弟,他的父母想靠着关系调自己儿子回城,所以,故意调男主人公下到一线部队镀金。

而贺云关于《芳华》男主人公黄辉离开文工团申请调到一线部队去,与这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写完了这一部分剧情后,接下来的剧情,贺云将会重点描述主人公在战场之上是如何英勇作战,靠着自己聪明才智,以及怀揣着一腔为国捐躯的热血,最终帮助部队获得胜利的故事。

这一部分剧情,他觉得是这部小说的重中之重,也是最为难写的地方。

它不仅要考验到贺云的笔力,也要考验到他自己对这场战争的熟悉程度,比如敌我双方的武器、后勤、战术、乃至是所涉及到的地名等诸多细节。

毕竟这不是后世抗战yy文,什么红警基地抗日,什么兑换系统秒杀鬼子。

同样,这也不是后世抗日神剧,这是一场真实的战争,是一场值得后人深思与记住的战争。

所以,对于这一部分剧情,贺云都会力求真实,让人一看就会觉得自己就身处于这场战争之中,有着很深的代入感。

因此,就剧情本身所涉及到的战斗,他斟酌再三,最后还是选择参考老山战役。

这场战役也是贺云四伯亲身经历过的一场战役。

事实上,这场战役并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打完了,它持续了数年之久。

而在如今的南边,与某国边境线上,我国依旧派遣部队轮战着,双方冲突也时断时续,直到90年代才停下来。

至于小说《芳华》的最后一部分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