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疗养院,果然阿光见到阿诗的第一件事便是用眼神行动询问楚辞。
阿诗先将楚辞的牵挂带到,又解释了他不能前来的原因。可仍见父亲脸上的失望神色。看来,这楚辞在父亲的心里是越来越不可或缺了。
她自是很开心二老能这般喜欢楚辞。对于择偶的标准,一直以来她放在首要位置的便是不管是父母,还是他,两者双方都是喜闻乐见的形态。如今看来,算是如了她的愿。
自然,在这个过程之中,楚辞付出了些什么。父母又是如何一步步从当初的戒备,到放松警惕,再到如今的接受。她忘不了楚辞将自己护在身上的情景,忘不了他每次来对于父母呵护备至的关怀。他将就着父亲的一切任性与玩闹,知道母亲的一切所需与爱好,这里面都不乏他的耐心、细心、用心。
甚至,就连疗养院的每一位人员都感受到了来自楚辞的那份真诚相待。只是为了他们能用自己的最大心力来将施婷与阿光照顾好,换她的那份放心。
这么想着,追上父亲不愿放弃的张望,她也有点想念楚辞了。
晚上,阿诗做好饭菜端上桌,却见父亲胃口不佳,便询问施婷“爸爸是哪里不舒服吗?”
施婷笑笑不说话。
阿光直接放下筷子,念叨着不好吃。可见,这对楚辞没来的意见是有多大?当然,也能表明他心里对楚辞的那份想念。
晚间,阿诗端来洗脚水。阿光也不配合,嘴里嘟囔着“不好,不好。”
意思是在说阿诗洗的没有楚辞洗的好,揉脚的力度也不好。她这是被嫌弃的,没法辩解,只有无奈摇头。可也是父亲这般幼稚的举动,将她上午心底的阴霾一扫而空。
生活总是这么喜阴参半,让你又哭又笑的过。
楚辞上次来,还是去了阿诗为他推荐的那家面店。味道确实很好,与桂城的面有异曲同工之处,可又比桂城面条的口感多了一份家常面的味道。
姚先生自然是要比楚辞更熟悉利县,他在这里长大成人,他的青春恣意都在这座小县城里面挥发。那年,还不是如今的死气沉沉之状,你走在街上小巷中,随处可见的是人们温和的笑意,以及对于生活的那份满足,就连从桥下游过的鸭叫声,都能让你听出畅快来。
姚先生的老家并不是在县城,而是在距离县城有两个多小时的一处小乡村。几人到了县城,简单的吃过午饭,他又陪着姚先生走进了县城里面最大的超市,吩咐叶绍辉买了许多的东西,足足装满了越野车的后备箱。
姚先生解释“乡亲太多,没办法。”
提及乡亲二字,姚先生的脸上是楚辞从未见过的亲切与怀想。
车子顺着山路弯弯绕绕而去,每一个弯道拐进,对于楚辞来说都在斩获一份新的绿意盎然。他们的车子穿越两边山林的郁郁葱葱,路过农家小院的恬静与恣意,时不时传出的两声狗叫声,那是它们对于家的那份守护。
当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在田间劳作的人们,脸上有着常年被阳光所照射出来的黝黑,恍若将光的那份暖注入了他们的笑容之中,给与了看者少有的爽朗与淳朴。
各处田间鸭鹅忸怩着它们那或臃肿或消瘦的身形欢快的摆动,时不时将头沉入水下,再抬头时,你会发觉它们的嘴角叼着一份满足。
四月份的天气,正值春耕,有妇人高举着锄头,一锄一锄的下去,给与大地一份春的松动,假日时日来为它们披上来年新衣。而一些身强体壮的男子则手持铁犁,赶着老实温吞的牛,将水田路路翻动,在不久之后,赋予它们新一年的耕种交接。
车子往大山深处行径,落在他眼中的,都是质朴而生动地画面,与笼罩在县城里面的气氛是那般的背道而驰。让他不禁想起来了《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