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才子因情凄惨(4 / 5)

”那榻上女子放下手中书卷,轻声吩咐道。

“谢殿下!”楚无稽站起身来,掏出一个信封,递与一旁的婵娟,对那榻上女子轻声言道:

“长公主殿下命在下所查之事,在下俱已查清,还请长公主殿下过目!”

闻言,赵诗语(长公主名讳)伸出玉手,接过信封,取出信件看了看,便将其投进一旁的煮茶炉中。

“胡诌阁!果然名不虚传,陈年往事,都能查的如此明白!辛苦你了!”赵诗语抬眼看着一旁的楚无稽夸赞道。

“多谢长公主殿下夸赞!这是在下应该做的!”楚无稽拱手施礼道。

“那个人!有下落了吗?”赵诗语沉默半响,方才开口问道。

“回殿下!已寻得其下落!”

“在哪儿?”赵诗语闻言,急忙从榻上起身,赤足踏在草地上,着急的问道!

“具体在哪儿,尚未得知,不过他定会去一个地方!”

“哪里?”

“兰渚山,兰亭词会!”

“兰亭词会?”

“不错!兰亭词会召开在即,邓庸必已前往,若是到兰亭词会,必能见到他!”楚无稽手捧折扇,轻声言道。

“吩咐下去,我们即刻前往兰渚山……”赵诗语急忙对一旁的下人吩咐道,却不料楚无稽笑了笑,开口打断道:

“长公主殿下勿急,在下来之前便已备下所需物品,人手,行船,若此时出发,三日内便可到达!”

闻言,赵诗语看了看楚无稽,久久才缓缓开口道:

“如此甚好!”

话说李炯一行,几经波折,终于是来到了兰渚山下,见天色已晚,便寻了家客栈住下。

“不知今年,他是否会来?”饭桌上,李炯端着酒杯,怅然若失般开口自言自语道。

“他!是哪个?”闻言李清柔不禁疑惑道。

“李炯兄所言的他,难不成是已失踪三年了的“邓庸”?”赵文言开口道。

“不错!正是邓庸!我与他自汴京一别,已有三年未见,不知他如今过的怎么样……”

“听闻邓庸当年乃是与李炯兄一般,闻名天下的才子,应科举时,更连中三元,却不料被官家当庭罢了功名,逐出京师,永不录用……真是可惜了!”赵文言遗憾道。

“世人都说“南李炯北邓庸”,科举又连中三元,可见其文名不虚,却又为何落得那般下场?”李清柔抬头看着李炯好奇的询问道。

“当年我远游在外,具体情景并不得知,当我回来时,方才听说此事,我去送他时,他也未曾说些什么便离开了,后来我向人打听此事,别人或不知晓,或闭口不谈!所以我也不知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自那年一别,就再也没有过他的消息!”李炯说道。

“哪你呢?可知晓其中缘故?”李清柔见李炯不知,便向赵文言询问道,闻言,只见他放下筷子,吞吞吐吐的讲道:

“当年之事!我也知道的不多,只是听说,邓庸被罢功名,乃是太后懿旨,这件事好像还牵扯到长公主殿下!”

“什么?这里面还有长公主的事?快!讲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清柔兴奋的问道。

“柔儿!”李炯呵斥道。

“兄长!反正闲着也是无事,难道你就不想知道其中的内情?”李清柔问道。

“这……”

“没事啦!此处就我们三人,他说了,也不会让人听了去!”

闻言,李炯沉默了,半响,赵文言才开口说道:

“听闻,当年邓庸来京赴考时,在街上,遇到了男扮女装,私自出府的长公主殿下,当时长公主并未表明身份,两人一见如故,结为友朋,之后便是游舟泛湖,整日吟诗作对,游戏汴京!可是,不久,宫中便来人给长公主带了回去,听闻长公主回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