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因兄长的关系,倒是听了不少关于边境通商一事,朝中的大臣们对此事态度不一,分歧甚大,两方分别以信国公与辅国将军为首。”
夏竹溪对此有所耳闻,信国公觉得此事违背国法,无论如何都应当严惩,而辅国将军却认为法令之下仍需容情。
比起西北三不五时地烧杀抢掠,南疆已算是难得的平静,在分封滇亲王之前,边关虽有戍卫可两族百姓之间的交往不绝,上百年的往来通婚稀疏平常。
滇亲王到滇城后,加强边关守卫,清除城中细作,驱逐异族商人,桩桩件件都按国法而为绝无错漏。只是南疆多山林悬崖,无法真正锁闭南疆,后发现百姓之间不过是以物易物并未有什么大宗的往来,也便虽他们去了。
“南疆边境最是难管,两族交往通婚上百年,一时断绝绝不可能。”滇亲王已然将能做的做到了最好,再换一人未必能在短短数年管好这样一大片南疆,“当初宫里那位将滇亲王封至滇城,怕不是就等着这日。”
“此次若不是滇王府众人入京,只怕南疆的平静还能一直延续下去。”滇亲王一走,外人便先动了心思,再加上高青榭这个世子不在,内里也没有能做主的人,这才叫南疆动荡。
邓元霁这些消息虽说听了不少但也是听得断断续续,邓元霖并不怎么常说此事,他也不是总去帝姬府,这样短短几句话也是他梳理了许久才揣测出来的。
“大约正是因着如此,才忙不迭地又给他扣了另一个罪名罢。”信国公与辅国将军僵持不下,想来朝中众人也争执不已,若这样拖拉下去,少不得将此事搁置。他设了这样大的一个局哪里能容得此事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日后若追究起来,文官在给他扣个不能容人的帽子,岂不是得不偿失,因而总归是要拖一人下水的。
邓元霁微微颔首,此事看起来的确让两王府左右为难,实际上只是想除去高青梓一人罢了,“朝中即便只有寥寥数人有辅国将军那样的态度,滇亲王也必然是不会出事的,既是这样那便少不得先除去滇亲王一臂。”
“我也是后来同他见了一次才知晓,他收到我的信后便派人去查了表哥的事。”邓元霁觉得此事实在叫他难过,一面是同窗好友一面是血脉至亲,两人突然分属两方很让他不知如何是好,“他说此事开端的确是尚文方,是他将遗诏一事说了出去。”
“他们两人之前,并无仇怨。”夏竹溪仍觉得不可思议,邓元霁同他并未见过几次,她实在想不出尚文方此举的缘由。
她看邓元霁眼神闪躲便知他一定知晓缘由,遗诏本就是先帝放在尚府的东西,他一个尚府中人去向今上告发遗诏一事,竟不怕牵连到自己,“真是滑稽。”
“大约是觉得外祖看重兄长,他自己又不甘于只在六部坐班,因而想赌一把。”正是因着想赌这一把,才将事情弄到这样的地步,“是我们做错了,若不将遗诏交给高青梓,表哥顾忌着尚府,便不会将此事告知今上,今上也不会遣他去南疆。”
“不过他至今只说了高青梓手中留有遗诏,倒是没把遗诏的来源也说个清楚。”
尚文方说了此事后,便自请去了南疆,原本的计划应当是先在南疆站稳脚跟探查南疆之事,与卢玦互通有无,再伺机而动。而高青梓因着身边无人可用,将他调到自己身边的,间接帮了他们一把,才叫此事来的这样快。
夏竹溪猛的一激灵,这才后知后觉起来,“若我当初不提尚文方也在南疆一事,只怕此事也不会,不会来的这样快。”
即便是往后再拖上十天半月,等边关战事平和,高青梓的处境也不会这样艰难,如今他是打赢了,总也有不少别的声音,说是因着被朝中怀疑才刻意打赢,更坐实了他私通外族。
“此事你不必揽到自己身上,即便不是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