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长江三鲜(2 / 3)

我看着合适,就给他们推荐了一下,没想到还真被选上了。”

沈州小心翼翼的忽悠着。

“那你不回云鹤了?”

“试验田也就半把年的事,我在家也能看书,等明儿单位招人再报考就行了。”

以爸妈的旧思想,肯定希望他能进单位,可沈州压根不喜欢那种周而复始的生活。眼下,也只能先忽悠着。

老爸的电话刚挂,老妈的电话又来了。好不容易应付过去,他隔着围墙就看到了沈建军带着一群人走了过来。

“婶子、老忠叔、祥明哥,快来家里坐。”沈州拿着烟招呼着。

来人除了沈建军外,一共八个,四男四女。

沈建军跟沈仲方打了声招呼,才笑道,“虎娃,你还是跟他们都说一下吧,你们农学院要种什么我不清楚,跟他们说他们也不信。”

沈州把凳子搬出来招呼众人坐下,“其实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都是平常的西瓜、草莓这些,也还有些反季节的西红柿、豆角和芹菜这些,都不难。只是说紫云山那边丢荒久了,地不够肥,所以要在地上下些功夫。”

“虎娃,你上大学就学的这些呀?”张国忠夹着烟,朝沈州开了个玩笑。

“没有,这是农学院的事,我就是帮个忙而已。今儿请大伙过来,也是想怎么把紫云山那边的地打整好。”他读的经管,八竿子打不到一块,不过这些都不妨碍他有个农学院的“同学”。

“大概有几天的活?”

“说不准,不过不光要平整,还要把种子种下去。前期先育苗看效果,后面要看农学院的态度。但不管怎么说,二十亩左右的试验田,怎么也得要忙活大半个月。你看你们有什么问题没有?”

“哪有什么问题,你负责给钱就行。”众人开起了玩笑。

气氛聊开,话题就没那么僵硬了,都是村里人,打起交道来没什么难度,沈州也顺道问了一些耕种的问题。

饭菜上来,沈仲方难得高兴,陪着大伙喝了一杯。

“四叔,住在山脚下还是好呀,宽敞不说,还凉快。”村长端着酒杯,陪爷爷抿了一口。

“今个儿年景好,不光凉快,地里的菜都生得好看。”

“那不是,后院地头那黄瓜,跟腿一样粗,这一大桌人,一个都吃不完。”奶奶也露出久违的笑容。

老人喜欢热闹,沈州也乐得清闲,吃完饭交代了两句,便匆匆跑回屋里。

试验田动工,就需要一个新的聚灵阵,沈州手上的材料还有一些,可都没有镌刻阵纹,他必须要趁着试验田平整阶段把聚灵阵需要的材料弄好。

第二天,沈建军一早就在村口等着沈州一行人,村里随行还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子。

这年头,各家各户也都有自家的摩托车,到紫云山虽然不远,可走路的话也要废不少时间。

来到之前看过的地头,村长如数家珍一般开始丈量土地。量好了土地,沈州让人开始收拾平整。

妇女们用镰刀把圈好的田地清理出来,男人才推着轻便的犁田机开始耕地。

沈州趁着量土地的功夫,大致估摸了下聚灵阵阵基的位置,随后安排人沿着挖沟做防水。

紫云山这片田野的水源很不错,都是源自紫云山下的泉眼。

紫云山南北纵深十多公里,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支脉,山脚下泉眼无数,也就滋生田野边上的河流。

沈州叫上张国忠,沿着田埂边上的小河沟往上一直往上走,不一会就来到了一个河滩。

河滩不是天然形成,而是老一辈们为了灌溉这片土地,特意在河的上游拦起的堰坝。

堰坝有七八米宽,整体要高于下游的农田,两边都有引水的水渠。只不过近些年种稻子的人家少了,有些堵塞。

“老忠叔,等那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