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题大做,姐妹之间不该计较这些事情。自此以后,林子予没有再与父母抱怨过任何事情。
也许人一辈子并没有多少次有意义的交谈,你以为敞开心扉表达有人懂你,其实回想对话、看看聊天记录,两个人都在各说各话,每一句回复都与自己说的无关,并没有给对方任何有效或有感情的回馈。而当你向现实妥协了,变得跟他们一样的不认真“对话”时,却反倒过来被他人责备“不会倾听”“不顾虑别人”,大概这也解释了心理咨询师存在的必要性了。一定有人曾疑惑“竟然有人会花钱请别人听自己说话?”但他们后来一定都能发现“听”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她早就觉得父母是偏爱林子期的。林子期和林子予俩人长得十分相似,出门在外都被人认作双胞胎。她虽然不爱读书,但是开朗活泼的乐天派性格让她从小在人群之间就颇受宠爱。她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绝对不是一个淑女,甚至很多时候都不像一个女孩子。她能够迅速地融入集体之中,成为朋友圈的中心,受尽爱护。或许是家庭的熏陶,林子期和林子予都有着丰富的艺术和音乐细胞,但是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林子期在这些方面要比林子予突出得多——她掌握了钢琴和小提琴两门乐器,而林子予因为坐不住早就放弃了钢琴,又因为背曲困难而停止学习古筝;她绘画的天赋极高,不需要学习就能临摹出还原度极高的作品。林子予曾经在短短的时间内掌握了三种不同字体的软硬笔书法、水墨画和素描,颇有经验的她见林子期有如此天赋便建议姐姐学习艺术,她眼里的林子期总有些李渊乔的影子。不料,却遭到了林子期“无聊”的回应,林子期的绘画天赋与兴趣仅仅投入到了漫画里。
林子期的零花钱要比林子予和林子恩多些。在清水镇读小学和初中时,她偶尔放学会自己和同学到学校门口买各种言情小说和垃圾食品,还会偷偷放在书包里带回家与弟弟妹妹分享。林子予并不喜欢读姐姐带回来的言情小说,她觉得那些小说不切实际而又幼稚,一看开头就能看到结尾,从头矫情到尾。当林子期还在为言情小说里的悲情女主流泪时,这时的她已经在读各种世界名著,她最喜欢的是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
林子期的中考并不理想,父亲并不希望她在清水镇就读职业高中,按他的话来说,就是“真没面子。”于是他找到人脉,重金让林子期在知华学校附近的贵族学校湖光中学复读一年初三。只可惜,林子期再怎么认真努力地学习,还是考不上任何一所高中。
林子予是预想到的,自己的姐姐不是读书的料子,她可是言情小说收藏家——掀开她的床褥、拉开她的抽屉、打开她的收纳箱,里面可都是言情小说。林子予曾觉得自己的姐姐是一个隐藏的富豪,如果一本言情小说就卖25块钱,那林子期到底花了多少钱?
父亲对林子期虽然很失望,但也实在没有了办法,他甚至觉得是自己安排的失误——如果当时林子期的体育中考自己花钱找关系给买满分的话,或许林子期就能至少考上一所不是职业高中那样的学校。
父亲把所有人叫到了客厅,说是要开家庭会议,实际上只是关于林子期的去向“期期,你是真的不想读书了吗?”前些天当父亲要考虑让林子期继续再读一年初三试试看的时候,林子期崩溃地摔着门说自己不要读书了。
“对,我不想读了!”林子期坚定地回答。林子予暗自想着“我也不想。”
“好,那就不读了。”父亲像是看淡了一般“你会去梨禾市学护理,以后当护士吧。”林子予有些震惊,父亲就如此答应了,假如换作自己呢?会是什么下场?
结束了阴沉严肃的晚餐,林子予回到屋里,享受着没有林子期的房间。她回想起曾经反抗父亲控制时取得的胜利,虽然这只有自己知道,但也足够她回味无穷。
林楚汉是高三学生了,学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