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他嗓子不干吗(3 / 5)

他控制住。

我“谁教汝反吾?”

好像是这句话吧?我也记不清了。

那男人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将人的头和四肢分缚于五匹马上,鞭马四出,分裂人体)

诶呀,我这暴脾气,还想车裂我!可能当时他是想车裂董卓吧,但是我没想起来这茬,因为他是指着我的鼻子骂的。就算想起来了,为了维持人设,我也不能放过他啊。

我“给我活剐了他!”

那人一边被拖出去,一边还在骂我。好气啊,为什么只能杀他一次?

我来到朝堂,大发脾气。

具体做法是,来到朝堂,冷哼一声,一跺脚。什么都没说。满朝忠良,一个个的像鹌鹑一样,没一个敢和我对视的人。那小皇帝比鹌鹑还鹌鹑,都被吓坏了。

瞪了他们有两个时辰,都到中午了。我才怒气冲冲的离去,不过王允说今天是他生日,要请大家吃饭。

我还在气头上,你居然办寿宴?这我能参加吗?不去,赶紧回家,这不安全。

过了没多时,三个小丫头回来了。误会已经解除,后面的计划就可以照常进行了。

首先是以蔡邕为风向标,招揽人才。不来的杀他三族也要来;自愿来的三天内官升三级。

然后就是那些人才,制定国策。我只管给出方向(比如经商啊,扩军啊,发展工业农业啊),具体措施计划还是要专业的人才来做。

再之后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既然他们还没有打过来,我不如先制造一些矛盾,让他们先打起来,给我自己争取一些发展时间。嗯,这个可以有的。

可惜人还是不够啊,不过可以这样。以后再来的谋士,嗯,自愿来的跟着李儒,被我绑架来的,可以跟着蔡邕。让他们两拨人天天争吵,‘吵着吵着’蹦出来个妙计,然后我拍板决策。

制定国策,招揽人才。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尤其是涉及到军政农政,都需要一步步详细计划推算,收集信息和数据。

过了一个月左右吧,招揽人才的计划初见成效。

吕布进来了“义父,有名士来,自称是祢衡。”

祢衡?那不是那个,真·不会说话你就少说点·把自己说死的人吗?

我“让他来见我。”

从门外来了个少年,对少年。祢衡如今也才16岁,书上死的时候也才二十多岁。

我“好了,你不用开口说话了。此人我已经看过了,可用。你去把他带到蔡邕那里吧。”

虽然说这货是自愿来的,但他不张口我就知道他要骂我了。正好,蔡邕那里有素材,好好骂吧。天下一统,就看你们的了。

蔡琰“大人,你看这样可好。”

目前幕僚还少,我真正信任的人不多。李儒也是狼子野心。但我还强势,他就会比谁都忠心。蔡邕有才情,但是当官没多久,还不了解情况。等人多了,摊子铺开就好了。

所以现在很多事,都要蔡琰这个小女娃来做。她天生聪慧,做些计划也不是难事,吧?

我“我看看,嗯,不错。军屯计划,这个好啊。”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就是因为连年大旱造成的。虽然说张角等人是领导吧,但天灾也有一部分原因的。

军屯,就是说,以后所有的田地,都收归军有了。一名士兵,可以得到五亩田地二十年,供他的家人生活所用。五亩地没有天灾的时候是够一家人用的,因为这些地,是不需要交税的。不是农忙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去帮工。

那家里没有参军的怎么办?那就去参军啊。当然家里实在是没有青壮劳动力的,还可以去拓荒。乱世到处都有荒地,拓荒是需要交税的,不按比例,而是按定例。交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