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勇敢还是愚蠢?
很多人早就已经分不清楚这两者的区别了。
——————————
——————————
小时候的张森是个倔脾气。
现在仍然记得小时候有篇语文课文是将兄弟团结的故事,父亲在离去前夕将三个儿子叫到床前,依次给他们一双筷子,五双筷子,和一大把筷子,每个人都能能掰断一双筷子和五双筷子,最后的一大把筷子却不能掰断,然后父亲将他们一起叫到床前,让他们一起掰,然后这一大把筷子终于掰断了。然后父亲教导三个儿子说,生活总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希望三个儿子能够团结一心。故事到这里便结束了。班里同学都很感动,大家也都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可是张森这孩子脑回路却突然跳闸,举手问老师,一个人怎么可能不能把一把筷子掰断了,是不是他们的力气太小了啊,老师半天解释说,一把筷子很难掰断,张森却一股死脑筋的不相信。语文老师是个年轻的女老师,也突然脾气上来了,跑到食堂借了一把筷子,用透明胶带缠了起来,让张森试试能不能掰断,张森第一次试时,没有掰断,女老师面上漏出了得意之色,第二下,张森奋力一掰,这一把筷子都断了。班里的同学一片唏嘘,女老师看着事情方向的严重偏离,只能说“可能食堂的筷子太久没换,很旧了才容易断的,一般肯定是掰不断的”,然后一把将断了的筷子扔进了垃圾桶,继续讲课。
放学回家,张森跟父母说了这件事情,父母听了哈哈大笑,却没忘了告诫张森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情了。张森内心虽是不懂原因,却感觉到自己可能是做了某件错事吧,老师不开心,父母也反对不许自己再做同样的事情,那肯定就是自己做错了吧。
后来,张森上了大学,班里有同学在没有老师的那个微信群里面一起议论谴责某个老师,煽风点火,张森只装作没有看到,一个小时后,班群终于停息了这场谴责大会。张森终于呼了一口气,期待有新的话题,让大家放过这个话题。可是又一个小时过去后,突然有一长段话来自某个同学,官方且虚假的批判老师的行为,张森一下子火气便上来,发了一段话给怼了回去。发完张森苦笑问自己,这么多年还是没长大么。
发完,没人回应,与之前大家热火朝天的讽刺不同,群里寂静极了,终于班长出来发了话说,有意见大家直接找老师吧。张森笑了笑,却并无情绪波动。然后有个女生私聊张森说,她也看不惯,然后谴责那个带头的女生,张森却并没说太多,因为她明白自己若回头谴责那个带头的女生,那和那个带头的女生并无差异。
而至此,张森却又觉得自己或许这些年有一点点的长大了吧。
无论是勇敢还是愚蠢,张森分不清楚,张森也不再介意。也许那一番话的反击,发泄了张森这么些年内心的隐忍吧。那隐忍的一小时,张森想怼回去,可是张森是害怕的,张森本没什么朋友,只希望安然毕业,不曾想过有交集,却也不愿被隔离,可是真正的发送过去后,张森却突然心中平静和释然了。
勇敢还是愚蠢,张森既早已分不清楚,那就算了,那又怎样呢。
张森就是张森,可能愚蠢,因为她想做她自己,不想成为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