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陈年信(1 / 2)

满庭一枝春 唯你青山 2317 字 6个月前

凤藻宫历来都是皇后的寝宫,最是富丽堂皇,于这宫中不知多少女子羡慕盼望,可殿外的想进来,殿内的却想出去。

从前的音容笑貌,是再也不见。

越泽掏出那张老付塞给自己的纸条,上头写着“凤藻宫,秋千架”,他还记得这个秋千架是母后自己亲手扎的,夏日无雨时,尤是傍晚时分,日头没那么烈,母后便喜欢坐在秋千架上荡来荡去,他则会陪坐在一旁,将今日学堂所学的诗文念给母后听。

此情此景,竟恍若昨日一般,行至院内后头时,越泽看见秋千架在半空飘来飘去,是海棠君正坐在上面。

“好久不见,靖安王。”

海棠君打着招呼,双手拉住秋千两边的藤绳,似乎玩的很是舒心。

越泽走上前去拉住藤绳,问道:“你怎的在此?”

海棠君略略思索答道:“也可算是故地重游。”

“故地重游……,那这可算不上个好地方。”

海棠君点头附和道:“确实。”

说着,便从秋千架上跳了下来,看着越泽在那秋千旁绕来绕去,不一会儿却又蹲了下去,从腰间抽出那把琉璃宝刀,用旧人之物去寻旧人,也不算枉费了。

而这时海棠君却递过来了一把小花铲,“那是个精贵东西,可别让宫中的泥土脏了它。”

越泽接过道了声谢,随后用力将花铲铲下去,不过几回,便看到一个陈旧的盒子躺在里头,十几年的土里埋藏,早就拂去了它曾经的风华。

小心翼翼将盒子拿了出来,越泽站起身将其打开,里面既没有什么金银珠宝,也不是什么珍贵器物,有的只是一封封普通的信,簪花小楷清秀又柔美,足见写信之人当也是个佳人。

“吾儿亲启:今已入冬,北境多风雪,不知吾儿多添衣否?六年日夜,母常念儿……吾不望子成龙,只望吾儿平安顺遂,遇难成祥……吾知汝心中有怨父,然吾儿需知,父先是天下百姓之皇,后是子之父,然吾儿无需强加之责,皇之位,于天下之人乃重中之重,然世人又焉知其为束缚,若不喜,远之,逃之……母无用,未能庇佑吾儿,还望吾儿莫怪母,今提笔写信,梅花已开,酥饼香脆,不知吾儿何时归?”

盒中共有六封信,始于明昭四十二年春,终于明昭四十八年冬。

每一封信都用信封完完整整装存好,越泽紧握着盒子的手有些颤,脸色也是些许发白,整个人靠在院墙上一言不发,也不知那年冬日庆云湖的水冷不冷,若他还在母后身边,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等险事。

海棠君不知何时走了,院内只剩下越泽一人,静谧得连风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有脚步声自宫门外由远及近,越泽连忙将信揣入怀中,把盒子重又埋藏好,而来人似乎没有再走近的意思,只是停在了凤藻宫的正殿前。

“自打你母后走后,这还是朕头一回走进凤藻宫。”

“你母后是个温顺脾气的,朕与她自小一同长大,从未见过她对谁红过脸,可就那天,她在紫宸殿同朕大吵一架,直呼朕的大名,全然不顾皇后礼仪。”

“四年了,走了四年了……”

武帝怔怔地望着那正殿门口,却还是没有再踏进去,转身一步步又朝来时的路走了回去。

“该看完的也看完了,快去西华门侯着吧。”

“父皇,我母后到底是怎么走的?”

越泽终究还是问出了口,他望着那个明黄色的背影,眼里是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希冀,他希望能得到一个答案,真的答案,可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复。

“平安王不是写信已告知过你,你母后病重,卧榻不能……”

“不是!”

越泽大喊了一声打断武帝的话,怀中的每一封信都好似在讽刺这谎言,他站在殿前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若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