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初见离人(1 / 3)

天之倾 老二三 3172 字 2020-08-10

如果说四月的牛毛细雨如邻家小妹般还带着些许扭捏,五月的甘霖与之相比已经清爽了许多。只是仍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般淅淅沥沥的下,而今天的雨却格外缠绵,已经断断续续的下了一天。好在行商常年在外行走自然常备些避雨的手段,只是这雨下的实在久了些,已经是起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水雾,满是泥泞的土路便格外难走。

“好在终于能有个地方歇歇脚”穿着蓑衣的老刘暗自叹了口气,颇为轻车熟路的走过镇子口的小桥,越过某个牌坊微微一拐,眼前便出现一家颇为素雅的二层小楼,原来竟然有间客栈。

有间客栈当然不叫有间客栈。小楼四四方方,或许是被这细雨冲刷过的原因,显得格外干净。楼前有根还未完全褪色的的高杆,有个旗子挂在上面。本该随风招摇的旗子此时在雨幕里只能有气无力的耷拉下来,蜷缩到一起,便连上面的字都藏起来了。老刘却知道上面那四个大字是“太平客栈”。

太平客栈都是这几年新建的。

用都来形容显然不止一家,起初还是零星几家在驿路上,方便过往行商旅客,因着价格公道又干净素朴的很是颇受欢迎,便是过往的小吏偶尔也会选择在此停留。这几年却是已经陆陆续续的建起了不少,隐约已经铺出一条条脉络来,按照幕后老板的话说,这叫什么“连锁”。而这幕后的老板老刘却是认识的,曾经还是能闲聊些家常的熟人。

老刘脱下蓑衣走进客栈,只是或许是下雨的原因,此时客栈已经快要客满,却是安静的有些奇怪,老刘却是习以为常。原来是楼上有一个面相颇古的说书人,此时正虚按惊堂木娓娓道来,讲的正是近几年在离国流传颇广,据说颇为离都洛阳某些贵人喜爱的《红楼》。故事倒是颇为感人,此时堂下诸人不乏已经听过多遍之人,只是或许是说书人讲得实在不俗,竟是都听的津津有味,除了说书人的故事在雨幕中缓缓飘荡,倒是显得有些鸦雀无声了。

老刘随意一扫,便寻了个不太引人注意的角落缓缓坐下。才发现旁边坐了个相貌清秀的小道士,此时正听的格外专注,旁边还有个小姑娘,此时脸朝下趴在桌子上,一头青丝随意披散着,看不清模样倒是感觉睡的格外香甜。

“看样子倒不像是山上的修士”老刘暗自松了口气,吞了口有些寡淡的茶水,合着“滴答滴答”的雨声放松了心神,有些微微恍神暗自想着心事。

“太平客栈”的老板姓吴,原本也是个年岁不大入行却不算短的行商,见了老刘还要客客气气喊上一声刘大哥。俩人原本都是在大周和离国之间来回行脚的行商,两国世代交好颇是你侬我侬。这样的行商虽然来回奔波劳碌,可并不如何危险,收入也还算不错,因此如他们这样的行商倒也不算少数。大家都是跑一条路的,时间久了难免相熟,往往见了面都要打打招呼,若是累了还经常一起停下来歇歇聊聊家常。只是却并不能常随,这是这一行的规矩,各自货路都是吃饭的家伙,总不好互相窥探。

本来全名未知的“小吴”或许就将跟老刘一样慢慢熬成“老吴”,等到那天跑累了,便会寻个会过日子安分守己的不错婆娘成家生子,或许还会在跑不动了之后将这门营生交给自己的孩子。

只是不知道是这“小吴”心眼多还是运气够好,据说是从大周带了个故事到了洛阳去,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让那些贵人们听了去,听说很是得了贵人们的欢喜,赏了一大笔钱。后来老刘才知道这故事是从近几年颇有些名头的某个被叫做“小余先生”小镇少年得来的。而这故事却不是那些打打杀杀的修行故事,却是个颇为赚人眼泪的,正是《红楼》。

“小吴”因此发了家变成了“小吴老板”,又不知道从哪里学会的经营手段,把这“太平客栈”插满了差不多半个离国的驿路上,当然以后必然还会更多。“小吴老板”也变成了老刘只能抬头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