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枣刚想舒一口气却不想坐在身旁宝宝椅上的李贵中拉她的袖子叫“姐姐!”
红枣转过脸来便看见李贵中张着嘴,手指着自己刚冒头的的两个上门牙给她看,嘴里说道“牙,姐姐,我的牙,有的!”
会心一击!
红枣卒。
苦逼(说笑)地吃完蛋茶,李满囤忽然开口道“红枣,你还不知道吧?你贵林哥打算明春参加县试,现正在家用功呢!”
“嗯?”红枣闻言立睁大了眼睛,心说那可不容易!
“嗯!”李满囤肯定道“荐书和保人都找好了!”
红枣对科举一知半解,但听说还请了保人便知李贵林开春下场是一定的了——李贵林一直都是可靠人,不是那信口开河之辈。
“爹,”红枣顾不上自己的牙了,关心道“贵林哥既然现在参加县试,想必多少是有些把握的吧?”
“这谁知道呢?”李满囤摊手“全县过百的考学生里就取前二十个,咱们虽都觉得你贵林哥学问好,但谁敢说强中没有强中手呢?”
红枣听之有理,点头认同道“爹你说的有道理。不过贵林哥能下场终究是好事,取不取另说,但能长一番见识也是好的!”
“横竖考试就在县城,离家也不远!”
李满囤拍腿道“就是这话了!”
临到回家,李高地和于氏都没来。红枣只得把两个衣裳包袱再次给了她娘王氏。
“红枣,”王氏笑道“你东西给我就成。我琢磨着你爷奶怕是往后都不会来了!”
红枣“为什么?”
“还不是你爹上回说你往后都不会给他们送皮袄的缘故?”
红枣心念一转,转就猜了个大概,不愿多说,嘴里只道“不来也好,正方便咱们自家人说话!”
红枣家去后想着李贵林开春下场,便把谢尚给她的那箱子纸墨挑了些拿匣子装了准备送个李贵林。
想着自己平白无故地打发人突然上门送礼有些大张旗鼓——平白增加李贵林的压力,红枣便又装了一个纸笔匣子和几样点心打发陆虎送去给这两日在城隍庙卖玩具的李贵银,请他把另一个匣子悄悄捎给李贵林。
李贵银生为幼子,分家只得两三亩地。他卖玩具原是为儿子兴文将来念书积攒学费。红枣见他为人忠厚,日子过得比兄弟辛苦却从不抱怨,便愿意送他儿子些纸笔使用。
至于张乙,红枣则另有使用。
“张乙,”红枣把一个长方匣子交给张乙道“这匣子里是我写的几张字,你拿去给我爹。我爹若是看不懂,你告诉他可以请教大房大爷!”
张乙领命走了,红枣不觉叹了一口气她能帮李贵林的就这么多了,但能不能看懂就看李贵林自己了。
谢尚听到红枣叹息,不觉抬头劝慰道“红枣,你别太担心,这县试多考背书,但凡把《四书》背熟,都能过!”
红枣不信,反驳道“大爷,你说的简单。县试若真是这么容易,怎么每年还有落选?”
谢尚无辜道“可太爷爷、爷爷,还有爹,都是这样说的!”
红枣扶额“大爷,老太爷、大老爷和爹都是会者不难。”
“你可不能只听他们的意见!”
谢尚疑惑道“可听落榜者的意见岂不是更没意义?”
红枣无言以对。
李春山看红枣给的匣子里有十支毛笔、十个墨锭和一厚沓练字用的宣纸便点了点头,和孙子说道“贵银啊,这匣子既是红枣给你的,你便好好收着,将来给兴文念书用!”
李贵银挠着脑袋,看着炕上拼七巧板的大侄子兴庄,疑惑问道“爷爷,你不留下点吗?”
大过年的刚好分给几个侄子。
“我这把岁数要笔墨干啥?”李春山笑着反问道“我吃些点心倒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