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准备过年(3 / 4)

满囤家的堂屋够暖和,只了两个时辰,面就好了。为了口感,李满囤又揉了一回面,然后又等了一个时辰的二次酵,王氏和任曾氏方才动手开始包包子。

包包子红枣又来帮忙。昨儿六百个饺子包到晚上,红枣心疼她娘王氏有孕还这般忙碌,便决意帮她分担一点。

王氏见红枣愿意帮忙自是乐意,红枣手巧,饺子包得极好,想来包包子也是不在话下。

红枣洗了手后在桌前坐下,然后拿过一个擀好的面皮便开始包。

包子,红枣前世虽包得不多,但她吃的多啊。

红枣以为包子就得皮薄馅多。不然,似笑话里讲的吃包子吃一口是皮、吃两口还是皮、吃三口馅就吃完了——能叫吃包子吗?

吃这种包子还不如直接吃馒头呢!好歹不必白担个吃包子的名儿。

故此,红枣包包子便就和包饺子一样死命地往面皮里塞馅儿。

王氏一旁瞧见红枣包一个包子足舀了五勺子馅儿立就感到了心疼––这包子可是要送人的,王氏可舍不得红枣这么个包法。

“咳,红枣,”王氏提醒道:“你包子里的馅儿搁太多了,三勺就好。”

三勺正好一两。

多吗?红枣看看手里的包子疑惑道:“娘,昨儿包饺子是一勺馅儿。今儿包包子咋能只搁三勺馅儿呢?”

“这包子皮可是比饺子皮大太多了!”

“娘,”红枣给王氏算账:“一斤二两面出6o张饺子皮。”

“一个包子一两面,就相当于五张饺子皮。”

“一张饺子皮一勺馅儿,这对应到包子馅,可不就该五勺子馅儿吗?”

红枣讲得有凭有据,王氏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一旁坐着喝水休息的李满囤听到红枣的言论,想象了一下包子皮似饺子一样薄,然后中间一大坨肉的情形,差点笑岔了气。他拍拍红枣的小脑袋笑赞道:“好闺女,会算账!”

王氏为李满囤的行为给气笑了,无奈道:“当家的,你就别再夸红枣了。”

“这账能是这么算的吗?”

“按红枣这个包法,一个包子只馅儿就得二两。这么包下来,到时包子可不够数。”

红枣……

讪讪地把包子馅儿还回去两勺,红枣立觉得手里包子的馅儿少得令人指,她犹豫地把包子捏起来。一颗心也似少了馅儿的包子一样空落落的。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红枣天生一副多多易善的性子。

比如前世读书做化学实验,一般孩子都听老师的,给试管倒化学试剂都只倒个底儿,独红枣每次都要倒大半管子,以致她每次实验的结果都有些一言难尽,从而成为全校闻名的手残。

前世大学毕业的老师几年都教不好的红枣能被王氏几句话给教好吗?结果当然是否定的。

没包两个包子,红枣又偷摸地往手上包的包子里加馅儿。其实红枣也没加多,也就多舀了一勺而已,结果却没逃过王氏的火眼金睛。

“红枣,”王氏道:“你替娘去厨房看着烧水去。”

“水开了来告诉一声。”

“这笼包子马上就包好了。”

包好的包子,放在蒸笼里。

包子大,一屉有横四、竖四蒸十六个包子。

呜呜,又被嫌弃了。因手残被人嫌弃惯了的红枣闻言也不生气,不过心里嘤嘤两声便老实地看火去了。

n个包子,但实际蒸了有3o笼。

这天多出来的包子就当了晚饭。晚上由王氏做主又送了余曾氏十个包子––她今儿帮忙和面,辛苦了一整天。

包子蒸好,余下的面就做了馒头。一两一个的馒头,只做了五十二个,刚够小年夜、大年初一、正月初五、正月十五祭神用。

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