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坐等天下钱雨的一家人(3 / 4)

上大米饭吧了?”

虽然李满囤还没想过这水田出息的问题,但他素疼红枣,想着家里人口少,即便顿顿米饭,一年也不过多花三两银子,便即点头答应:“能,以后天天都吃!”

这下红枣也高兴了。

说完水田,李满囤又说旱田有八十亩,山地有13o亩。王氏听说后除了再次感叹家里地多,也说不出什么其他。至于红枣,她只关心自己以后能吃上米饭。地再多,她也不想去种。

说好地的事,又说庄仆。李满囤拿着一匣子身契,颇为为难。

“这是庄里63口人的身契。”

“咱家以前连短工都没用过,只这一次盖房才请了师傅。现一下子多出这么多人,我要怎么安排?”

“爹,”红枣提醒李满囤:“昨儿我瞧那个福管家管人很厉害的。”

“我要什么,才说出嘴,立马就有人给送来。”

“这个福管家这么厉害,他家的庄子肯定也管的好。”

“说不定,我们什么都不要管,只要按时收钱就行。”

一不小心,红枣就说出了自己的理想。

李满囤听了红枣的话,心里大石放下,当即也高兴起来:“你说得对。”

“那谢家,可不是普通人家。”

“家仆都极有规矩。”

“咱们不懂,还是不要乱了他们的规矩。”

“咱们只要等着收钱就好。”

地契、身契在手,李满囤自信一定能收到钱。

王氏一向都听李满囤的,现听说连地都不用种就有钱,自是一万个好。

当下,王氏重新收了匣子,一家人洗洗睡了。

早起,李满囤进城买了肉和酒,然后如约在北门外会了崔师傅和他的两个徒弟,一同家来。

崔师傅拿着烟锅,绕了李满囤宅子一圈,便即就选好了方位。

西南角偏屋的门前七尺处打井,东北角偏屋的前方九尺处挖地窖。

地方一定,崔师傅的两个徒弟,就开始干活。

先挖井。两个人,两把锹,不过半个时辰,就挖了个三尺深口径三尺的圆坑。

崔师傅探头瞧瞧,方放下手里的烟斗,说道:“行了,这里我来。”

“你两个挖地窖去。”

崔师傅脱掉上衣和外裤,只穿了一条中裤,拎着一个粗布袋,跳进了圆坑,开始干活。

李满囤见崔师傅跳进圆坑后,便即开始在坑壁的一侧挖脚窝,便知这确是挖井老手,当即放心。

因家里有人挖井,李满囤每日除了早起进城买肉,便即就守在家里。而王氏,守着规矩,领着红枣日常只在厨房忙活,得闲便上山摘枸杞,所以一家三口人,谁都不知道外面已经天翻地覆。

连日来,里长夫人每日都让儿子进城打探。今日不过是三天,便即就得了消息,四海楼的昨儿推出的新菜“同心财余”大受欢迎,以致今儿城里的鸡脯子都涨了价,同鲢鱼一般,15文一斤了。

听说卖的是“同心财余”的方子,里正夫人悔得直跺脚,这菜她也会做。

那日李满囤上梁,里正夫人虽没一道去,但在里正回来后,她也没少打听席面上的菜色,知道有这么一道“同心财余”,极受欢迎。

里正夫人没听过这菜,便即仔细打听了一番,方才知道这所谓的“同心财余”,其实就是猪草烧鸡脯子。于是,也好奇地烧了一回,意外现味道居然不错。便即就将这鱼纳入了家常菜,隔三差五地烧上一回。

里正夫人没想到这猪草烧的农家菜,能值一个庄子。早知如此,里正夫人悔不当初,明明她的手艺比王氏还好来着。

倒是里正,心里清明,听得他家里的抱怨,立骂了回去:“少做你的青天白日梦吧!”

“那谢家,是你三言两语能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