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3 / 3)

望山河之君子谋 袭常 1990 字 4个月前

他去看晔儿?上次在公主府他忽然送了晔儿步摇,我便觉得没那么简单。”她看三皇子几次作态,难不成要娶晔儿?

老太太闻言只轻轻看了她一眼,缓缓道:“他今日特地登门探病,咱们没有拦着的道理。何况,你也知道,蒋家向来是小心的,尤其是这种时候。”

最后这句话老太太提点的可谓十分明白了,如今储君未明,蒋家身为守边之将,并不愿得罪任何一位皇子。何况,在圣上的四位皇子中,确实也是三皇子胜出的可能最大。二皇子赵澈生母出身微贱,连累二皇子在众位皇子中从来不受重视,成亲之后便被封到锦州,锦州偏远,从封地到京城少数也需半月之余,众人皆以为这场储君之争中,二皇子早已被排除在外。四皇子赵济,年十三,生母苗夫人,出身豫州大族,其兄为豫州刺史,掌一方大权,本该是储君的有力竞争者,奈何圣上最近几年身体越发不好,朝臣皆怕圣上病危,太子年幼,外戚过于强势,左右朝政,是以四皇子生母这高贵的出身此刻反倒成了掣肘。六皇子赵乾,年不过六岁,生母乃先皇后侍女,因着先皇后的情分,六皇子和他生母唐夫人倒十分得宠,只是同样的道理,主幼国疑,若非没有更好的选择,朝臣自不愿选一个六岁的小娃娃当政。

而眼下他们显然有更好的选择。三皇子赵谨,少有才名,五岁能诗,七岁能赋,好学多识,博闻强识,武事亦有所成,且其恭谨谦和,礼贤下士,在朝臣之中风评颇好。其生母陈贵妃,出身不高,却颇得盛宠。在朝臣看来,陈家根基不厚,便是做了外戚也不至于左右朝堂,是以这被陈贵妃讳莫如深的出身反倒成了三皇子的一大助力。

如今朝中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随着圣上的身体日渐虚弱而暗流汹涌,几位皇子中三皇子所占优势十分明显,谁都知道此刻至少不能得罪三皇子。

蒋家世代守边,掌北境兵权,看起来位高权重,实则处处掣肘,兵源,粮草,马匹皆由朝廷供应,若后方供应不能保障,两军对战则蒋家毫无胜算。是以在历来的储君之争中,蒋家都格外谨慎,从不参与其中,却也并不得罪任何一方。正是因为世代积累的名声,新上位的皇帝才能在即便不曾得到蒋家暗中助力的情况下,依然保留对蒋家的信任。

如今形势如此,蒋家怎可逆潮流而行?虽不知他为何忽然亲近蒋家,但是他既来了,便没有不让他见人的道理。

这样的道理李慕亭并非不懂,她只是爱女心切,生怕三皇子的忽然亲近对蒋晔的婚事有什么影响,她是万万不愿女儿嫁入皇家的,何况还是在这个时候。旁人都觉得这场储君之争中,三皇子胜算极大,若是真的结亲,将来未必不能荣登凤位,享泼天富贵。李慕亭却只知道,万事不到最后一刻,皆没有定论,如今已争成这样,万一失败,便是万劫不复,她怎么可能拿自己女儿的命去赌?说到底,在蒋家与蒋晔之间,老太太先想到的从来是蒋家,而李慕亭先想到的从来都是自己的女儿。

望山河之君子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