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荒原(2 / 3)

昭平录 万山载雪 3008 字 2020-07-31

拳,“我只为您深感不平!”

沈昭闻此,倒也不恼,只轻笑一声,“领受军命,乃我等本分,何需你抱不平?”

她驾着马往回走。

“东西都拿好了,回去领功。”

薛柏一紧跟其后,“当初陛下命您随军出征,授予武德将军。及至军中,将军竟以无寸功岂敢居之,遂为把总。幸而校尉武艺卓绝,屡建奇功,得以擢升,却仍受钳制!”

沈昭面无表情。

薛柏一不曾注意她的神情,自顾自地说着,“校尉因奇功而擢偏关守备,功勋已报,然数月有余,未曾任职,而今更是行巡逻之事。此举分明是奸佞妒您贤能,刻意为之!朝臣与外将勾——”

“薛柏一,谨言慎行!”

沈昭及时打断了他的话。

随行者皆是沈昭私兵,此番言语倒不至于传于旁人。然边关之地,刀剑无眼,若恣意妄为,将来战死沙场,徒得英勇薄名,则恩怨无可诉之处。而谁可知,黄沙赤土之下埋葬几多冤魂!

薛柏一知晓沈昭顾忌颇多,一向约束言行,然来此两年,屡受压制,他心中已憋屈许久。

如上次调遣,由老营堡至偏头关,虽两者皆属岢岚道西路管辖,然老营堡依山傍水,为水陆交通要道,偏头关却靠近鞑靼地界。

虽则沈昭因守偏关而得奇功,可此为险境。若鞑靼来犯,则首当其冲。

“我深知校尉行事恭谨,忠于君命,最忌徒生是非。然对方恣意跋扈,今日出城巡逻,他日追击野寇,往后呢?岂非孤身入敌营,取彼首级!离生死之地未远矣!”

他停了片刻,又趁机说道。

“校尉应早做打算!”

沈昭提着缰绳的手顿了一下,双眼仍直视前方,“昔日允你随行,是为今日妄言?”

“不敢。”

沈昭冷哼一声,“虽言不敢,然所想非是不敢,只止于尊卑情义。”

薛柏一欲言又止。

沈昭随即缓缓说道“初西征之际,今上恐我一介女流,不宜行军,特赐私兵部曲,我虽受之,却命尔等随行,何也?”

薛柏一闻言,神色微怔。

“西征之路既艰且险。”

“既知艰险,今日之事岂非意料之中?”

“然今日之险境——”

薛柏一一时词穷。

沈昭却沉默了一瞬,目光落在远处。此时已是黄昏,天色愈发阴沉,她的脸色也渐渐阴郁。

“今上既赐予部曲,便是不欲令我命丧此处。且朝野群臣,权柄在握者,岂独窦氏?否则,自端平元年收复之战至今,与鞑靼对峙上百,何以存至今时?”

薛柏一默然。

事实确如沈昭所言。纵使窦党急于致她于死地,仍需顾忌各方势力,平衡局势,不敢妄动,始有今日之境况。

然自收复失地后,西征军队便在今岁春夏之交陆续调回各地卫所,可沈昭却仍留守偏头关,不曾归京。足见情势不容乐观……

“尔等皆云骑精锐,若仍难护我之安危,实乃命也。”

诸位部曲闻言,皆齐声喊道“校尉安危即我之安危,定不辱命!”

几人皆为她之近卫,言行自是恳切。

沈昭当即大笑起来。

“得此良士,何惧前路艰险!”

她一甩缰绳,胯下的马匹奔驰起来,如一支利箭,射向远方。

天气渐晚,放牧的征夫纷纷赶着牛羊回城,黑压压的,在枯黄的草地里蠕动,与低垂的天空连成一片,几乎隐没在暮色里。

只远远地传来一阵歌声,暗示着他们仍是活物。唱的是当地的民谣,腔调阴幽荒凉,尽是凄凉苦楚之意,令闻者郁结。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