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人多势众,臣与晋宁王被迫跳下断崖。
臣识水性,救起晋宁王,漂至江中,遇商船获救。”
庾?忙道:“陈绍世曾经是晋宁王门下,他们主从对臣栽赃!”
陈绍世丢开紧张,立即反驳道:“臣曾供职晋宁王府,后被晋宁王驱逐。
庾?因此主动结交臣,以为臣谋得东宫录事郎为诱饵,指使臣在白下猎苑谋杀晋宁王。
臣深知此为大逆不义,但臣不敢得罪庾?,故而应下,打算在猎苑告知晋宁王。
当日,是臣引晋宁王去了西北断崖。
谁知,庾?另埋伏甲士,预谋伏击晋宁王。
臣与晋宁王寡不敌众,不得不跳崖。”
庾?脸色涨红,激愤道:“此人一派胡言!
臣确实有承诺举荐他为东宫录事郎,那是因他自称举报晋宁王在东宫诱奸临城公舞姬,恐晋宁王报复,恳求臣为其谋东宫文职以护身。”
陈绍世毫不相让道:“庾?曾在白下行宫写有字据给臣!若仅是帮忙,而非交易,怎会有字据?”
庾?直斥道:“那是月初之事,你到我府来拜会。你趁我醉中,以见我书法为由诓我写就。
况当当日我已弃置一旁,你如何能拾去?”
众人听他二人你来我往,各执一词,竟似谜案。只是庾?似更激愤,已有在御前失礼之态。
庾弘出言喝斥庾?。
朱异问陈绍世那字据可保留。
陈绍世道:“臣将字据藏于臣在白下行宫所居帐顶木架间,查找可得。”
朱异问羊侃:“羊太尉可知帐在何处?”
羊侃道:“前夜白下行宫大火,陈列证物的数座殿院被烧毁,陈绍世的军帐也在其中。不过……臣先前搜查证物时,已搜得那封字笺。”
庾?闻听心内悚然。
羊侃道:“因大火蹊跷,臣昨日想起这证据奇异,本想今日朝会后,呈陛下、皇太子殿下一观,故而随身携带。”
说着,羊侃从袖中拿出一张折叠的纸张
内侍监接过来,皇帝双目昏花,已看不清字,便示意交给皇太子和朱异看。
朱异看后道:“此字据,无落款,但字迹可证书写者。有后果,却无前因。
如武康侯世子所说是月初建康所写也通,陈绍世所说是在行猎时在白下行宫所写,也通。
倒算不得物证了。”
羊侃道:“臣观察过所使用纸张。在烛光下,有粼粼之光。寻常纸张并无此性。臣在行宫殿内所见纸张皆有此性。竟不知这是何种纸。”
皇太子在旁讶异道:“白下校猎所造纸张确实不同以往,本宫让御造坊加了云母,以增其白。”
朱异问:“敢问太子殿下,可在别处用过此方?”
“并无。”
朱异又问:“敢问武康侯,庾府是否有同类纸张。”
庾弘道:“臣并不留心府中纸张,一应物品是公主打理。”
朱异又问庾?:“世子所用纸张可是庾府所有?”
庾?不能答。
皇帝道:“已听了这许多人的许多话,众卿也说一说。”
皇帝先问皇太子意见。
皇太子道:“此案蹊跷,各执一词,儿臣建议彻查。”
其余等众臣也都附议皇太子,主张彻查。
皇帝又问由谁主理?
仍是皇太子率先道:“前案由羊太尉主审,仍可交由羊太尉彻查。”
皇帝点头,立即下旨道:“着太尉羊侃为主审,中书令朱异、尚书令谢举为副审,彻查晋宁王遇刺案。庾?、陈绍世等涉案人等收监受审。
其他人证,无论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