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及左右重臣自然不尽信其言。
皇帝将信通过皇太子,抄送给了北兖州刺史王褒和南兖州刺史萧黯。
就南朝探报,东魏仍有三万军户自西向东押后而来,目的似也是奔南朝北兖州方向。
高澄是在分裂侯景在河南势力,后续仍将会有河南军户不断调出,只不知有多少会奔南朝边镇而来。
常理来看,眼前贺赖舍乐格的两万军户,和将到的三万军户,老弱妇孺甚少,大多是壮年军户,总能集结出两三万甲士。作为前军,攻占一二要地,绰绰有余。
北兖刺史督军王褒向皇太子请令后,自率北兖两万精锐屯兵驻守彭城,另调南兖淮西屯兵两万北上协防下邳,另命青冀、郁州增兵边境,紧盯北方动向。
萧黯接到军令命南兖屯兵北上,本有意拖延。
然而想是皇帝听了皇太子和朱异汇报他与在紫阳宫中的冲突,担心他会自持皇孙王爵身份不听调令,于是特意下旨至广陵,严命他立即配合调命,将南兖一部屯兵北调,交由北兖督军统一指挥。
萧黯只好命淮西屯兵校尉章坚为前军,领南兖州一万甲士先行。临淮太守穆宣仑押送粮草紧随其后。另派郑宏生在淮东、淮南再凑一万甲士后行。
南兖州屯兵北上后,萧黯心中更加没底。
高澄未彻底解决河南危局就出兵压南朝边境,不合情理,他果然无知狂妄到敢在东西同开两条战线吗?
贺赖舍乐格此番看似是依照与他的约定,奔下邳而来;但王褒抢夺先着,先谋得了督军之权,倒让萧黯怀疑贺赖与王褒另有约定。
贺赖逐利,萧黯与王褒谁给的利益更大,他便与谁真正合作。
萧黯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比下邳郡利益更大。王褒难道敢把彭城送给东魏?除非他疯了,想彻底叛逃东魏。
王褒到底许东魏的是什么,图东魏的又是什么。
萧黯想派出使者联络杨愔打听底细,岑询之拦下。
岑询之道:“杨愔此人至关重要,不到关键不能用。东魏只要有实质异动,王褒必然应对,到时,动机自然暴露。”
萧黯听从岑询之谏言。
为更及时收到战报,萧黯率治中岑询之、王府司马兼军府参军夏侯昕、广陵太守兼军府参军刘释等要员前往临淮郡城淮安。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们将驻留淮安。
重生之佛系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