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鲥鱼筒粽及树皮(2 / 4)

如今东魏国内,已是局势大变。

三月间,高澄派使者至建康,正式通告高欢薨逝的消息。当时,新任大丞相高澄已稳定住东魏朝局,基本掌控住了东魏军政事。

晋宁王府北上探报得到的消息是,河南王行台郎王伟在元日间被调回邺城,被太原公任命为邺城令,兼领太原公府谘议参军。

萧黯听闻倒也不算意外。

王伟此人,文采极出众,奸诈多谋,又有三寸不烂之舌,被有意笼络人材的高洋收之门下,是常情。

高洋固然如虎添翼,侯景却斩断了臂膀。

直到四月,侯景既没有如期举旗反高澄,也没有被高澄诓骗回晋阳。新君悍臣间仍是各藏祸心,彼此僵持角力。这其中或也有高洋的运作。

四月末时,东魏新任大丞相高澄正式派出国使出使建康,两国互通消息,维持旧好。

东魏国使初到建康,皇帝即下旨宣召。

皇帝已有数年未如此重待外国使节。

南朝一直以来有意平衡东西两魏关系。

使东西两魏始终处于势均力敌,剑拔弩张之势,对南朝最为有利。

如今东魏丧失高欢强主,新主年轻,正值弱势之时。南朝皇帝故意示好支持,以威慑西魏,防西魏趁势吞并东魏,打破天下大势平衡。

东魏国使名杨愔,出身北方望族弘农杨氏,其人肥胖洁白,腰带十围,姿态伟岸,颇有南朝士族风采。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愔自津阳门进入台城。

他像所有初次来到建康的外国使节一样,在广阳楼下仰望神龙仁虎两座壮丽神阙,赞叹不已。

杨愔从容进入台城,经松柏大道,到达端门,自端门走进紫阳宫,朝拜南朝天子。

杨愔见南朝天子鹤发长须,天日之表,果然如菩萨仙人在世。

诚服伏地大拜,朗声称颂。

杨愔转呈高澄拜南朝皇帝书信,转达大丞相对南朝皇帝的敬仰,对南北和平的希翼。

皇帝对东魏大丞相齐献武王高欢的猝然离世表达悼念,对新任大丞相渤海王高澄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赞扬和期许。

皇帝问齐王丧仪诸事,杨愔对答如流;皇帝又问东魏新政,杨愔支吾不能言。

皇帝赐杨愔在建康过端午,端午后再回国。

杨愔拜谢,退出。

东魏国使一行下塌台城南侧的橘台使馆。

橘台使馆一时间,被京城瞩目。

明面上有东宫,礼部、鸿胪寺,东扬州衙署,往来不休。

暗地里,各种势力也牢牢盯着东魏使团动向。

西魏在建康的密探试图打探消息、东魏留在建康的暗桩试图交接。

东魏国使想要联络一些人,一些人想要联络东魏国使。

另还有一些人,紧盯着东魏国使,看到底与他联络之人是谁。

萧黯听岑询之自江北报信说,东魏使团自彭城入境,未敢在江北各地停留,除沿途地方官吏正常往来供应外,未见接洽可疑人物。

王褒自然不敢主动交接杨愔,杨愔初来乍到,自然也不敢贸然联络王褒。

但是,杨愔此行,终要联络那个合作者。

萧黯有意滞留在建康,一为查王褒,二为查东魏杨愔。

萧黯在京另外一件大事,就是照顾怀孕的妻子笼华。

她的肚子越来越大,越来越任性,他若离开建康,担心没人为她出头,她会被蔡妃与管事嬷嬷们约束住,过的不适意。

这一段时日,或是为补前一段食不下咽,她的食欲忽然变得大好。

口味稀奇古怪,且还心急,想吃什么立即就要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