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盂兰盆供(1 / 3)

夏侯笼华与何玉暇陪常山公主萧妙契在东宫书堂读书。

太子妃心腹女官来访,向西席博士告假,说是邵陵王妃来了,太子妃请公主出去拜见。博士自然准假。

萧妙契平日里就不爱读书,一听此话,更是如出笼的鸟儿,带着笼华、玉暇,欢欢喜喜的去太子妃宫殿了。

萧妙契等向邵陵王妃行礼问安。

邵陵王妃庾氏拉着妙契的手说了一会话,又看了一眼笼华,对太子妃王氏笑道:“这是夏侯东府的小贵主?长的这般高。”

太子妃笑说,正是夏侯东府的贵主,闺名笼华。庾氏笑笑不再说话。

太子妃知道庾氏这额外的关注,定是从丁老贵妃那里得知她是萧联妻子的人选之一。

皇太子对儿女事从来不管,都是交由太子妃主持。

太子妃当初为皇太孙萧器选妻时万分苛刻,给另几位庶子选妻时也周全门第品德,而对于最疼爱的幼子萧联,太子妃只希望他做个富贵闲散的王爷,一生无忧,对他的妻子也无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希望小夫妻和和睦睦就好。

因未同意将王奚霭嫁给他,心中愧疚,此番便尤其在意萧联的意愿。问了萧联的意思,他有意夏侯笼华。笼华这个孩子也算是太子妃看着长大的,规规矩矩,寡言少语,没什么特别容不下的毛病。

谁知,派官媒到夏侯府议婚时,夏侯府谢太夫人忽然提议西府贵主夏侯瑞冬与萧联联姻。

说来夏侯瑞冬也是个相当的人选,她父亲夏侯谊又是门阀家主,一品公爵,再加上谢太夫人一力促成。太子妃有所犹豫。

宫里几位老贵妃对萧联自幼疼爱,也关切萧联婚事,常召太子妃垂问,也各有主张。

昭阳殿丁贵妃希望亲上加亲,有意让萧联娶表妹柳静妍。含章殿阮贵嫔认为萧联与夏侯笼华有自小长大的情份,彼此会更和睦。婉延殿葛妃因与谢太夫人相熟,对夏侯瑞冬好一番褒赞。

太子妃暂时还没有决断的主意。

女孩们多日不见,彼此亲热问好。这个说那个高了,那个说这个胖了,叽叽呱呱闹成一团。

太子妃和邵陵王妃要商议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皇室布施斋僧的正事。嫌她们吵的头疼,命女官带去别处玩耍。

几个女孩到后殿的沉香水榭说话,也聊起各家的盂兰盆供。

南北两地俱重视盂兰盆节。

因本朝皇帝笃信佛法,感念大目犍连尊者在此日供僧为母超度赎罪,于是大力提倡在盂兰盆节供僧布施,孝亲报恩。

因此,每年盂兰盆节都过的极为隆重,甚于端午、中秋等,堪比元日。

早些年皇帝曾亲自主持同泰寺盂兰盆供,后来渐渐交由皇太子代行。另外京城大小寺庙也各有皇室宗亲、门阀世家、权贵官宦、士绅富商、乃至布衣平民,分设布施台供奉。

南朝人认为今生富贵前生修来,今生供僧衣食鲜花火油香烛,可修得来生富贵,还可超度先人罪孽。

本来供奉只有七月十五一日,后来渐渐变成前后三日。节供期间,满城佛香缭绕驱之不散,一车一车的素斋席流水式的吃吃扔扔,还有成山成海的布匹布头,以及堆得到处都是的鲜花柳枝。为这三天供奉,足得忙碌一个月才罢休。

柳静妍的母亲长城公主亡故多年,驸马都尉一直未娶填房,因此都由她打理家事,年纪轻轻却是柳府半个主母。

柳府在开善寺设布施台,柳静妍亲自安排妥帖,说起来清清楚楚,头头是道。

另几个女孩都是不管事的闺阁贵主,听静妍说的热闹,不免也起了艳羡之心。

曲阳郡主萧灿萦提议,她们几个女孩也集资设一个布施台,修一修来世的福分。

常山公主萧妙契听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