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前奏(3 / 4)

华阳故梦 Uris 2328 字 4个月前

酒佳肴,个中细节更是做得十分优秀。

比如为了减少熏烟,宫殿中除了寻常用的蜡烛,殿柱之上,还摆了不少珠圆玉润的夜明珠,烛光闪动、明珠璀璨,一时间竟让人分不清楚自己身处的是白昼还是黑夜。

华阳的朝臣们对这情景早已是见怪不怪,只有那八国的使臣们,见到这副场景,纷纷交头接耳,感叹华阳国真真是兴旺发达、物产丰裕,如此珍贵的夜明珠,竟然就这样明晃晃的摆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皇帝在上首坐下。

“众卿都坐吧,各位使臣也坐,这次宴会,一则为了迎接使臣们舟车劳顿而来,二来是为了答谢各国送来的精美礼品,所以大家都不必拘礼,只当普通家宴。”

皇后和妃子们随皇帝落座,朝臣和使者们也终于入席,虽然皇帝说着不必拘礼的话,但大家都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人,也不过把这话当成一句场面话,没有人当真。

宫乐奏起,身姿曼妙的宫女们端着雕琢精美的食盘、果盘,踩着碎步,整齐的从大门一列列走入,放下菜肴、酒水,又踩着碎步走出殿门。

傅珣在下首第一位坐下,对席便是当朝宰相——宋祁,两人相对抱拳,算是见了礼。

华阳自昌乐皇帝以来,便废了宰相这个官职,只是傅瑨见宋祁实在是个难得的,清高不畏奸吝,不可多得的人才,故而特地为他重新启用了这个职位。

各位官员和使臣们寒暄几句,照例说一会儿场面话之后,身着红衣的舞女鱼贯而入,为宴席助兴。

席面也因为美酒的催化下,不似初来时那么拘束。

阿楉在傅珣身侧后一点跪坐下来,冷眼看着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和睦的样子,默默等待时机的到来……

正是酒醉浓酣之时,一名小宦臣突然从偏门入,快步走向上首,对傅瑨身边的宦臣明喜说了几句,明喜脸色一变,赶忙俯身告诉皇帝。

原本还一片热闹的宴席因为皇帝蹙起的眉头,渐渐冷了下来。

思量了一会儿之后,皇帝吩咐了明喜几句之后,才对着安静下来的众人说:“众位不必担心,敬事房走水,朕已安排了宁安王去处理,不是大事,大家继续。”

皇帝在上首说着,明喜已经来到傅珣身边,附耳说了几句,傅珣低声回一句知道,便起身向皇帝作一个揖,带着阿楉从侧门走出。

听了皇帝的解释,宴会重新热闹起来,只是众人心里都在思考着,这天干气寒的,用火还是要小心着来,连皇宫都走了水,自己府上就更要注意了……

继续阅读

太华宫外,傅珣和阿楉往敬事房走去,一路上见到的都是从水房出来提着水桶脚步慌乱的往敬事房赶去的宫人。

熊熊的火光高耸入天,远远望去好像要把天也烧着,阿楉垂着头,一言不发的跟在傅珣身后,为了不挡着前去救火的宫人们的道,两人走上了一条去往敬事房的小路。

从出太华殿开始,阿楉便感觉有人一直在暗中盯着他们,但侧目看时又什么也没有,只当是那些提水的宫娥们看到当今宁安王殿下出来,春心萌动在偷偷窥视,故也放松了警惕。

直到后来上了这条小路,阿楉才真切的知道,她的感觉不是错觉。

叫住前面的傅珣,阿楉往左侧的树丛里发出几根毒针,轻喝一声:“给我出来。”

树丛攒动,三个蒙面的黑衣人持剑跳出,预备动手,阿楉定睛一看,几人身上,或是手臂、或是小腿,有一个点,在月光下闪着银白的光,看到这个,阿楉安下心来,发出一声讥笑,

“中了我的月寒毒还想动手,你们的心还真是不小啊。”

其中一个黑衣人听后大惊,往身上找去,拔下手臂上的银针:“月寒!你是李楉!不是说你退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