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起步之时(1 / 3)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3157 字 2021-05-14

刘家在进入南京以后,就开始筹备建国大典和开科取士的事情。

开国大典是为了向全天下,昭告天下,华夏帝国成立了。

开科取士就是为了广收天下士子之心,这是历朝历代一贯的做法,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无论是谁人当了皇帝,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有足够多的支持者,来支持其政权,否则他就当不了这一个皇帝。

当年的王莽够牛逼吧?论其造反的本钱和实力,比起刘家还强,造反就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事。

但是他却没有足够的支持者,并形成一阶级,轻易的就把全天下的人都逼反了。

刘家他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造反,也都会拉拢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团队。

毕竟天下之大,蛋糕足够多,肥肉足够多,刘家是吃不完,独吞不完的。

如果独吞,指不准会噎死,所以他们就拉了更多的人,加入他们,就像《讨伐朱明檄》讲中所说的,广邀天下英雄豪杰,共商大计。

他们推翻的是大明帝国,推翻的是大明帝国一手构建的官府和权力体系。

这就意味着他们手上拥有足够多的职位、金钱,各种各样的好东西,愿意加入他们的团队,就会获得好处,反对的人,就会受到他们全力以赴的打击。

开科取士就是为了绑定和深化他们这种联盟,造反打天下,打土豪,分土地这是一开始最粗暴的方式,但是要长期久安,把所有人都绑定在一起,需要的就是这一种长治久安和分摊富贵的方式。

刘远桥在进入南京的第二天,就正式任命钱谦益为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协助他筹备开国大典,同时也负责筹备科举。

钱谦益可是大明的探花,当年也都当过礼部侍郎,就差加东阁学士衔,就能够入阁了,他也曾主持过科举,但是这是因为这些事情受到了牵连,令其仕途受到了无可避免的牵连。

大明的顶级官员,都非常的特别,这就是他们基本上都是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顶尖人才,但是这些人才选拔出来了以后,不会让他去地方当官,而是让他在翰林院里面学习和养望。

据说这是对他们进行的一种保护,一直就处在清流之中当官,如果在浊流中当官,很容易就会令自己的名声受损,从而不得入阁。

所以对于这些翰林出身的清流官员来说,名声就是一切,而且这些人有一共通点,就是做得好文章,但是就没有什么具体的执政能力,至少他们是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这就形成了他们高高在上,不知道五谷杂粮,亦不知民间疾苦。

像当年的唐宋时代,他们选拔丞相和高级官员,也都是通过科举,但是他们可是有明文的规定,那就是不制置地方,不得制置中央。

意思就是如果没有治理过地方,他就没有资格治理中央。

但是大明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这些在地方上混过的官员,基本上都不会让他进入内阁,负责管理国家行政大臣。

所以当年钱谦益因科场舞弊,一直成为他职业生涯的污点,他几次距离入阁,都是一步之距,但是又被推了出去,这都是因为如此。

现在他可是刘远桥任命的第一个高级官员,而且还是礼部尚书这样重要的职位,在大明,只要当上了礼部尚书,往往就会加东阁学士衔,然后就可以入阁了。

对于刘远桥的任命,他可是激动得发抖,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他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说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远桥说道“请问钱先生!我华夏欲长治久安,可有良策?”

钱谦益毫不犹豫的说道“只要殿下与天下共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长治久安,绝非难事。”

说白了,还是以前老旧迂腐的那一套,钱谦益算是这一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精英人士,但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