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刘大嫂说到最后几乎是连自个儿都给感动了。
而话音刚落的同时,满座其余的十四只眼睛眼珠子仿佛都要脱出眶来。
刘二嫂暗恨自己的脸皮终究不如大嫂的厚,竟没想到还能有这种法子。
不过,她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会,便也立刻跟着开口道:“老三,大嫂说得有理。不过大嫂一人估计护你有点呛,二嫂干脆也一块去。还有亲家小哥小海呢,二嫂去了,也能帮忙看着小海点,三弟妹,你说是吧?”
解玉兰从来不知自己有一天能在家中嫂子的嘴里听对方说要护着自个儿的亲弟弟。
真是活久见。
先前不是还怪她自私只顾着娘家,巴不得小海把工让出来,现今倒仿佛她们才是小海的亲姐了。
不由得,她瞬间也动了点念头。
怎么她就没想到让静哥去问问哑娘子那儿还要不要找别的工呢?
不然她跟静哥一块去做可不更好?
院子里这点活白天啥时候都能干,根本不差下午那一个时。
而且她家向来都是要等刘老爹他们下工回来才吃夜饭,哑娘子收摊的时间还算早,她正好能赶上晚间回来帮娘一块做饭,累不着娘的。
不过,现在这事让刘大嫂和刘二嫂先提了,她倒不好跟着开口了。
哑娘子那儿应该怎么都要不了三个人吧。
她只能微叹口气,装作恪守本分的模样:“这事我是做不了主的,哑娘子那儿招工的事怎么着都轮不到我做主。不过,哑娘子要真是招了大嫂、二嫂过去,那我自是相信两位嫂子会尽力帮衬静哥和小海的。”
要说前一句是内心的实话,那后一句却是面子情了。
她其实内心更偏向于,如果大嫂、二嫂同跟静哥在哑娘子摊上做事。
少不得还得静哥和小海去帮手她们。
毕竟两个嫂子平日在屋里就习惯了使唤静哥,稍微一点儿力气活,都是攒着静哥回院了让帮手做呢。
到时到了哑娘子那儿,她们就能容忍静哥啥事不做,却跟她们拿一样的工钱,或者更多了?
想都不太可能。
“旁的差事?这……”刘老爹惊讶过后皱皱眉,询问般地望向刘达。
他是不同意俩儿媳无端来换老三的工,甚至宁愿把人拉下来跟以前一样浪荡着。
可当这个前提不存在。
他作为一家之主,肯定还是希望这个家里的人都过得更轻松些的。
就如两个儿媳自个儿说的,到时离家近,做工时间又短,她们再怎么懒散,多少还是能帮衬着家里些,起码自家的娃子能自个儿看住,不用老婆子再费心照看。
“爹,哑娘子那儿的摊才多大,如今都有三个做工的了,再加上她自家的三个,哪还用得上别人帮什么?她卖的东西又不特别多,基本都从家里打整好了带过来的,到摊上就只管称卖的事了。有麻子在,我看是尽够的。要是不太忙的时候,麻子早午也都不用去的。换做咱自个儿想想,要是爹,爹忙得过来还会再费钱招人吗?请三个工的摊子在咱县城都已经是独一份了。”
要说刘老爹还对俩儿媳抱着一点好的想法,刘达娘作为一个女人,跟俩儿媳相处了这么些年,还能不知道她们心里到底打的什么小算盘吗?
口口声声说帮谁护谁那都是假话,其实就是想自个儿多松快松快。
本来要是她们自个儿有法子,也不耽搁继续往家里拿钱,她也懒得去管这些,毕竟刚刚老头子连让她们不做工直接归家这等话都应下了。
可明摆着现在这主意还得让老三出面去张罗忙活,即便哑娘子应了,都要折掉不少人情。
更别说老三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