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那么好的事么?咱县城里头的人虽然不是个个能认字,但是能认字的还是不少的,你当哑娘子真能白送那么多零嘴不成?”
“那学堂里的小娃子也不少啊?”
“那你觉得认字的娃子和大人放一块比,哪个能认得多?再者说了,后头这些个字对能认字的大人来说容易了些,对刚认字的小娃子却是刚好了。”
“可惜了,我家孙子还没到年纪就没送去学堂呢。”
“我家的倒是读了一年多书了,可压根就没学几个字回来。那皮猴只要一散学就找不见人了,上房揭瓦啥都干,就是不好好学字。一想起每年要花那么多些钱我就气啊,早知道不如送了大孙子去了,年纪大点也没啥。可这读都读了,又盼着他哪天能想明白了……唉,你看,这都赶不上趟。”
“我一个小外甥倒是还可以,只是在乡里,不在县城。不然倒是可以让他来试试。”
“哑娘子,哑娘子,那认对了到底能免多少钱啊?”
这个还是关键,自己家没有认字的娃子,亲戚家有啊,亲戚家没有街坊邻里有啊,他们打听好了也好回去说说啊。
冯时夏疑惑地看看众人,活动奖励是啥这些人竟然也是不清楚的?
难怪……
她就说么,怎么一个铜币的东西都让这些大人这么感兴趣了?
还是平日里一花就是几十、上百个铜币来买零食的人。
她抬手又指指海报右上角。
“一个石头?就是一个,钱?一文钱?最后那里画的那个石头的意思就是只是换得一文钱啊?”
“才一文钱?不会吧?”
大概琢磨出来意思的人都惊呆了。
冯时夏没太在意这些人的语气和表情,只拿出两块花生糖、四片芝麻片、一个半的麻花、七粒花生豆以及约莫一口大小的蛋糕一字摆开,示意到时可以选其中的一样。
这些都是一个铜币能换的大概数量。
“这也太小气了些吧?才这么点子东西,哪个还费那劲跑来认啥字啊。”
“就是,不说刚刚的半斤一斤了。一小包二三两的总要有的吧?”
“确实太少了,为的一文钱过来认字,留着这工夫不如在屋里多写几个字了。自家还能少这一口吃的不成?”
“还以为有多大方呢,就给一文钱的东西,笑死人了。”
众人脸上的嫌弃表露无疑,不少人竟还有些气愤起来。
长夏江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