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吃川菜的地方不多,只有几家大品牌川菜餐厅,巴国布衣、渝信川菜,都还算正宗,但不适合小规模聚餐。而且太正宗的川菜,重油重麻辣,上海人一般也不能下嘴,这几家有品牌的川菜馆,多少做了些改良。
李欣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家没有字号的川菜馆,很地道,现在几乎成了他的食堂。这家餐厅在闵行区的一条小路上,路名很好听,百花街。是一对四川夫妇在这里租了间及其偏僻的房子做川菜,餐厅就一个名字“川菜馆”。老板姓周,负责炒菜,老婆负责收桌子洗碗,省下很多人力成本。老周专心炒菜,每道菜都精心挑选食材,认真烹饪。
每天百花街川菜馆就几样菜,今天老周买到啥新鲜的菜就吃啥,当天的菜单写在黑板上,来了直接看着黑板上的菜谱点菜。
虽然90年代上海吃麻辣的人少,但海纳百川,外地人外国人多,吃麻辣的人总数就不少。老周的餐馆做菜太地道,基本上把不吃辣椒花椒的人拒之门外,换来的却是喜欢重口味客户的忠诚。
李欣就约在百花街请大家吃饭,庆祝上海米迪亚广告公司正式拿到代理证书。
天还没完全黑,店里已经没座位了。老周老婆搬了张折叠桌子到街边,李欣就和张佳蓓坐在街边,不一会儿,陈达昌和单善也到了。
百花街是条小路,行人少,周围也没居民区,坐在街边吃饭,清静透气,有七星岗的味道。
今天老周买到了猪蹄膀,就腌制好调料,油酥之后用大蒸笼蒸熟,蒸上半天,就熟透酥软,再配上四种不同的蘸水调料,自己想吃啥口味,蘸着调料吃。有麻辣味、荔枝味、糖醋味、糊辣味。
菜上桌,李欣和陈达昌自然就忍不住了。
“不好意思,这个是下饭菜,请二位小姐姐容我们倒两碗米饭到肚子里。”
“周大姐,来两碗米饭!”李欣甩出一嗓子。
旧四川人重男轻女,一般掌柜的姓啥,就把堂客称男人的姓。老周的堂客,自然就叫了周大姐、周嫂、周嬢、周婆婆
周大姐扔过来两斗腕米饭,就是上海人家里一大家人吃饭的那个总碗。两个斗腕上桌,还免费送两个小蝶下饭菜。这是家常川菜标配,米饭加泡菜。
李欣和陈达昌捧起斗腕,开始往嘴里扒饭。边吃边喊,好吃好吃,安逸安逸。长江上游七星岗蹄花汤的情景,终于在长江尽头的百花街上再次上演。
两个上海姑娘矜持地看着两个四川男人的吃相,坚决不为所动。既不吃米饭,也不动硕大的猪蹄膀。默契地看着他俩,等着,看看这等吃相的人还能有其它什么坏习惯。
“两只资路(猪猡),侬看像伐?哈哈哈哈。”张佳蓓边笑边对单善说。
“绝对额,来自四川的资路,像是几辈子没吃过米饭。其实,我看依拉就是欢喜切格泡菜。阿拉也吃起来,伐要只看依拉吃。”
看着这两个人如此的进食,对旁人是有下饭的作用的。
老周炒了回锅肉、炝炒青菜、肉末茄子,端上来。四个人也就不再啰嗦,先吃。单善能吃川菜,妈妈从小就给她做川菜,但吃到老周做的菜,也有点超过自己的麻辣承受底线。
张佳蓓就惨了,上海姑娘的嘴,哪经过如此的刺激。只能用开水洗每道菜,还不停喝着冰镇可乐。顿时受到桌上其他三人在麻辣耐受度的嫌弃。
排山倒海之势,吃完饭菜。也没人排队和翻台,就这波人,吃完就等收桌子洗碗。老周和老婆就挨桌来敬酒和敬烟。老周到桌子前,先递一根烟,周姐把火点上,老周端起啤酒,“谢谢老乡来捧场!”然后干一杯。
喝完,再去下一桌。
四川人结婚就是这样,新郎新娘敬酒敬烟,挨桌敬过来。老周和老婆天天都这么干,真心感谢老乡们捧场。
四个人吃完,喝着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