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整块和玉(2 / 2)

跟苏养浩一起走着。

“辛苦了,凌霜,这世界有光,就有影,总有人要处理这些见不得光的事情,总不能让那些大人脏了自己的手。”

“我听说赵欢也去了华山。”她皱起了眉头,“恐怕不是个很好的信号。”

“唉,从赵欢擅自做主删掉米粒尖那边的舆论开始,上面就已经深深忌惮他了。”

“为什么?我看最近国内网上他的名声很好的。他们集团的股票也涨了一大截。”

“凌霜啊,这是商人的思维。可有些事情,要跳脱这种思维局限去看。敌人给你泼再多的脏水,你接着便是,不但不要去洗,这些脏水反而是护身符。”

“您的意思是,国外的那些负面新闻即便传到国内也不要紧?”

“恩,下弃毁誉,上疑祸本,赵家这是舍本逐末了。民间的舆论重要吗?重要,可是比起上面的猜疑来,又算得了什么?”

“赵家虽然一直安分守己,可对民众而言,只有穷富之分。能享受多大的财富,就要承担多大的诋毁。”

“如果赵欢什么也不做,老老实实的,任这些脏水泼在自己身上,看似危险,恰恰是给上面纳了一张投名状。赵家现在最大的危机就在于太干净,太干净的生意虽不违法,可不让人放心。”

“说白了,商人只要能赚钱就行了,有些好名声,是承受不住的。”

“可这也罪不至死吧?”苏凌霜辩解道,“他们恐怕会对华山采取超常规手段。”

“要用大局的眼光去看,普天之下,谁的命又不能被牺牲呢?我们已经让陈道长去提醒过赵欢,不要掺这趟浑水,既然他趟了进来,这就是他的命。”

“他确实聪明,可有句老话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老首长也是这样,以为功成名遂身退是天之道,可人在江湖,哪是你想退就退的?如果这么多年不是我们一直把持着影堂,唉,老首长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

“凌霜,你要记住,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声任何时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保全性命。”

“所以影堂还是只让凌羽掌管外围?”她叹了口气,“还有,你准备什么时候告诉她真相?”

“恩。只要我还活着,她永远也不会知道真相。”苏养浩看起来有些落寞。

道观外面三个大字,希夷祠。

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

所以陈抟又名陈希夷。

赵欢知道希夷一词出自老子《道德经》“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意指虚寂玄妙,清静无为的一种境界。

赵欢走进了道观,里面一尊陈抟老祖的雕像,闭目凝神,栩栩如生。

这道馆看起来倒是挺干净,看样子有人定期来打扫过。

“大哥,我回来了。”

陈玄的声音打断了赵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