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北京见(2 / 2)

位倒是看着我的样子笑的合不拢嘴。

“丫头,你自己说了这么多,现在知道该怎么改了吗?”马学良放下茶杯,问我。

我恍然大悟。

他的意思是既然我的主角其实是地貌,人物只是角色,那么我就不该把这个片子过于剧情化,28分钟要讲故事还要表主题有一点过于拥挤,我不如二选一。既然已经确定削弱了人物的重要性,那么我就往文艺方向做,让故事意识流一点,这样更为精简,思考的空间也会更多。

但我如果执意保人物线的话,主题升华不起来,本身我这个故事就没有太大的矛盾冲突,换言之,它根本都算不得一个故事,只是一件事情。整体看下来就只算的上一个精美的学生作业而已,没有任何艺术价值。

我瞪大眼睛,对他引导式的指导方式敬佩的五体投地,一时明白了徐一阳崇拜他的原因。刚想路转粉,一想这样马学良和徐一阳就并列都是我的偶像了,感觉差了辈分,于是作罢。

我回过神“知道了,我明天一早就回成都。”

马学良:“我只是给了你名额,能不能进竞赛单元还得看你的造化。”

我:“我明白,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

这个机会都不是千载难逢,是我祖上烧了多少高香才能换得来的!不想我师父现在已经这么牛逼了呀,都混到马学良身边去了。

我在心底暗暗惊叹。

我的事情解决后,大家又喝茶聊了会儿天。大多都是徐一阳陪着他们在聊,我插不上话,只是一心想着我的片子,心不在焉,恨不能有特异功能闪现回去。

晚上11点,把他们夫妇送回房间,我和徐一阳也找了酒店入住。

第二天准备和徐一阳道个歉顺便道个别,看到他也拎着箱子走出来,才知道他也要回北京了。

都没来得及享受春城的大好风光,我们匆匆在机场道别。

走之前我跟徐一阳说:“徐老师,您不怪我吧?”怪我擅自主张让他毫无准备和偶像碰面。

徐一阳没有搭我的话,只是说:“唐乙,咱们北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