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条桌,两三人擀皮,四五人包包子,小孩们挤在大人中间也插上几手,包上几个奇形怪状的包子,然后是上蒸笼,灶膛里的红红火火,一会儿厨房里气雾缭绕,等上几分钟,第一笼包子出炉了,小孩们每人抓上一个,即使烫得龇牙咧嘴,还是一边吹着气一边把包子送进口中,那种绵柔的感觉,鲜香的肉汁,是顾志远儿时最美好的回忆。
一日杀猪,一日做饼,一日做年糕,一日炸肉圆,一日炒瓜子花生,等什锦菜做好后,除夕便到了。
在苏市,忙年与漂城最大的不同便是请年画。
杨爸爸带着顾志远逛遍苏市的集市,选购了《长寿富贵》、《天官赐福》等几幅年画,这是漂城没有的。
等到除夕,杨妈妈忙碌了半天,准备了一桌子好菜。
顾志远偶尔打打下手,看着桌上的菜,格外想家。
在漂城,除夕晚上就是六样菜,俗称“漂城六大碗”,有红烧肉、红烧鱼、肉圆、肉皮、茨菇、羹,外加什锦菜和青菜豆腐汤,每样菜都有着不同的说法,比如年年有鱼,又比如茨菇土话叫“弯弯顺”,取了一个百折不饶、苦尽甘来的好彩头,再比如青菜豆腐汤,自然是做人要一清二白之意。
跟岳父岳母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顾志远有点食不甘味,前几年他一直在公司值班,跟一批留守职工在一起,不觉得孤单,现在跟杨影一家在一起,心里倒落寞了许多。
吃了饭,顾志远独自一人站在阳台上,看着小区里忽明忽暗的灯光,星空寥落,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像是提醒他,新年来了。
就在他沉溺在思乡情绪之中时,突然杨影的叫声把他拉回现实。
回到房间,杨影递给他一叠红包,“明天大年初一,我们先去爷爷奶奶家拜年,这是给我伯伯叔叔姑姑家小孩的红包”。
顾志远打开一个红包一看,里面是一张五十元,好奇地问,“怎么就五十,不嫌少吗?”
杨影撇撇嘴,“这是我妈准备的,说意思意思,你觉得少可以再加点”。
顾志远一数,有十几份,算了,是杨影家的亲戚,自己还是不操这个心吧。
2121772476794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