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 / 3)

启不以为意,说道“什么算计?”刘懿道“你大兄最善书法,说是考究,实则是在众人面前让你大兄露了一手,不管如何,名声却是打了出去!”刘启一想,汗颜不已,这就是炒作啊,只不过他没反应过来罢了

这年代通讯不发达,所谓的声名,全靠人们一张嘴,才子的名声就是靠着聚会,或是“踩人而上位”、或是干了惊天动地的事情如今刘平露了一手,不管结果好坏,至少这一片人知道有个叫刘平的人物当然,这其中的隐性条件就是,你必须是这个圈子的,也就是士族,换了寒门或是贫苦百姓,那些士族瞅上一眼已经算是不错,想要传你的名声?自然是休想了

审配之父早逝,老媪在堂,新娘子的脸色尽管涂了燕脂,但等到刘平真随着审配进了家门,脸色一白,眼泪儿不自觉的流了下来。老妇人摸了摸那燕尾,说道“薇,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哭花了脸可不好看!唉日子过得真快,一眨眼,留燕尾的小娘子也要嫁人了”不仅仅是老妇人,一位同样喜服的小娘子也在低声劝着什么

审薇说道“娘,我不嫁”审配笑道“这可由不得你!刘郎君都上门了!”审薇脸色一红,用丝绢擦了擦脸,说道“大兄”尽管燕脂被擦了两下使得小脸有些花,不过刘平瞅了审薇几眼,心中的大石顿时放下,果然是个美人啊

审配推了他一把,看似羞恼地道“怎么?看我妹子看花了眼么?”刘平脸色一红,向老媪跪了下去,说道“平拜见岳母,失礼之处还望海涵!”老媪尽管眼角处有一丝湿润,不过这女婿她不是第一次见,心中早已经相中,如今看了这作态心中更是欣喜,说道“无妨,快起来吧!”

好不容易,刘启才挤了进来,他仗着块头大,身后的刘懿刘林自然是跟着进来。刘启看着新娘子还是忍不住悄然叹了一声,说道“怎地没有盖头?”刘林瞅了瞅未来嫂子,说道“不错!”刘懿没理会刘林,反而问道“什么盖头?”刘启奇道“不是都说成亲的时候,新娘子的头上盖着红帕子,等到新郎新娘入房的时候,才揭开的么?”刘懿一愣,随后说道“你这是哪门子习俗,没听说过”

刘启眨了眨眼睛,感觉嗓子有些堵,看着刘懿有些好奇的目光,赶紧随口说道“我只是听人这么说罢了”这所谓的红盖头,在三国自然不可能有,在北朝的时候,才逐渐出现,不过那时候仅仅是盖了头发,是为了遮风沙,至于红盖头则是后来逐渐演变的

刘启心中不停地斥骂无良的编剧和那些教坏孩子的古装电影和电视剧,一面看着新郎和新娘朝着堂中的老媪跪拜,心知大概这第一波算是过了不过那个小娘子是怎么回事儿,为啥一同拜了下去?刘启听声问道“她是谁?”刘懿轻声答道“你大兄的媵,和你带来的那位娇河蟹娘同样的身份!”刘启有些汗颜,原来是陪嫁,只不过,这个伴娘也会是新郎的妾侍罢了

刘启心中不停的嘀咕,不都说闹么,回去的时候有马车自然闹不起来,刘懿这么“上瘾激动”的环节究竟是哪一个刘启不清楚,因为邺城出了点变故,使得审配没心思去“闹”,至于审家小妹子,素来听话,自然是不会搞鬼的,至于审家的族人则是恨不能的护着新娘子,因为女方究竟不是男方,万一有了闪失,还是女方吃大亏

岳母说完了话,审配又走了过去,什么叫做“长兄如父”,这就是了,心细的审配提点着新婚夫妇,倒是令刘启有些汗颜,这真的是木讷的审配么?那位瘦削的男子神采飞扬,仿佛夺去了主角的风采。

“你今嫁了人,兄赐你字,名为知节汉代女子嫁人时都会被赐字,比如黄月英的月英就是字而非名!节者,操守也!你是长媳,上知敬舅父舅母,下知爱护弟弟妹妹!节者,度也!身为一家之主,就要盘算家业,一分一毫,不可轻弃!刘审氏?你可知?”刘审氏红了眼,说道“妹晓得!兄长,我”

审配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