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新科的意志(3 / 5)

帝国重器 周硕 6703 字 2020-06-17

术方面的旗帜毋庸置疑,不过他和如今会议室里在座的各位,其实都有一个类似的问题。

新科如今的管理团队,实在是太过年轻了。这个年轻不仅是指在年龄上,也可以指他们作为经营者的身份,经验也还太少。

满打满算不过才八岁的新科集团,难免会有冲动的时候、犯错误的时候。想要成长为真正历史悠久的国际财团,这是它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

然而问题是如今的新科集团相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它没有犯错的本钱。

一旦出错不仅是自己万劫不复,更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局势引发不可想象的灾难。

对于新科的管理团队来说,如今一个风险巨大的抉择就摆在了他们面前。是采取稳健的财政策略,还是采取激进的财政策略?

这个选择不仅关乎他们自己、关乎新科,更关乎了数以千万计的企业职工,甚至是所有十二亿中国人的命运。

进入九十年代,新科集团各方面的业务都开始爆炸性的增长。

以电池事业部来说,随着锂电池推广的进度加快,采用锂电技术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原本新科集团在锂电池市场上占据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近年来由于大量的资本进入,也开始不断摊薄,直到如今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跌到了15。

对于沈倩哲来说,如果再不增加投入,那么新科作为锂电市场的开创者,跌破10的份额恐怕也是指日可待。

作为新科集团的一大主营业务,这无疑会对集团的业务稳定构成威胁。

“实际上我们正在失去议价能力。”

沈倩哲抿着嘴唇,目光已经不止放在吴迪身上,而是向着所有人陈述电池业务方面遇到的困境。

“去年里我们两次对i薄膜进行了提价,磷酸铁锂等原材料受限于青海等地落后的设备工艺,国内供应能力始终无法提升,只能大量的依靠进口。但是从去年年中到现在,锂矿的价格上涨了至少30!”

“请大家注意,锂资源世界储量方面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就超过了世界半数,但产能最高的却是澳大利亚,就是因为澳大利亚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使得澳大利亚的矿业集团在国际锂资源定价上有相当话语权。原本我们可以维持与澳大利亚泰利森矿业的谈判优势,但这几年来锂电池市场的生产商增多,我们已经很难以优惠价格拿到原材料了。甚至由于日本财团与欧美资本关系更加良好,松下和东芝的原料成本已经比我们更有优势了。”

“如果我们在规模化上不能保持优势,很快我们就会被日本企业从锂电池市场上赶走,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这正是商海行舟,不进则退啊。”

座位比沈倩哲更靠前的陆应龙深有感触的点起头来,长叹一声“半导体级别的硅晶圆我们目前尚且无法自产,若新科晶圆厂不能在需求上维持规模,也会很快失去我们的成本优势。晶圆厂虽然目前盈利能力很好,但扩张需求更大,去年的利润几乎被新增生产线和工艺更新换代给吃了个干净。但是眼看着ter又要上800纳米工艺生产线,我们跟随的很辛苦啊!”

陆应龙一发话,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安静。

如果说锂电池市场是新科的拳头产品,那么芯片半导体就是新科的核心业务了。相较于新科晶圆厂的投入,电池事业部狮子大张嘴的这份预算连人家一个零头都比不上。

哪怕是有人想要跟晶圆厂抢预算,那也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以胡文海对晶圆厂的重视程度,预算方面从来都是足额供应,没有任何人能抢的过陆应龙。

然而真要完全满足晶圆厂方面的预算,即使是把新科集团的全部资本都投入进去,恐怕也无法填满陆应龙的需求。

这么一尊大佛亲自下场,无疑是一枚决定性的砝码。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