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亚洲雄风(2 / 3)

帝国重器 周硕 3481 字 2020-06-17

有人一朝飞黄腾达,有人失去工作一贫如洗。

但他们无疑都是最富有的人,因为九十年代即将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

机会。

这是最宝贵的财富,最公平的财富,最难得的财富。

九十年代的中国,将是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代。跨越阶级将会成为很常见的现象,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和官员在财富上的分界逐渐模糊不清起来。

只要抓住机会,每个人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自己阶级的转变。

这在八十年代之前和九十年代之后,都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多少人在这未来的十年中,便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轨迹,这便是九十年代最迷人的魅力所在。

也许有人在这里失去了所有,但同时他也得到了一切。

人们开始的时候,可能对失去国家分配的工作,感觉像是灭顶之灾。有些人因此消沉下去,有些人却赫然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

亚运会不仅是让外面的人看到了中国,同时也让更多的中国人开始抬头看到国企这个小世界以外的地方。

原来去帝都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原来还有一种生活叫北漂。原来城市里的生活是这样的,原来农民也可以不用死守着土地。

外面的机会那么多,外面的世界竟然那么精彩,多少人的内心开始向往着新的生活。

这就是九十年代,是个最好的时代,而且绝不是最坏的时代。

倪光南还在回味着刚才的亚运会闭幕式,有些怅然,又有些兴奋。他拽着胡文海,忽然饶有兴致的问道。

“胡总,刚才沙特的代表团忽然打出横幅来,说什么‘谢谢你中国’,这是怎么回事啊?”

“啊?这我哪知道?”

胡文海想了想,故作无辜的摆了摆手“我猜啊,沙特那个地方缺水人又懒。大概是国内的哪个工程公司,给他们建了什么设施,就打个横幅谢谢咱们呗。”

“什么工程公司建个设施,人家要到亚运会上来谢咱们?”倪光南一脸大写的懵懂,摇头道“做生意给钱就行了嘛,搞这么大阵仗,可真是怪让人不好意思的。”

“呵呵,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胡文海推开机房的大门,转头说道“咱们中国人服务好、质量高,还不行人家好好感谢一下吗?你看吧,接下来还得有人买了咱们的东西,顺便给咱们送锦旗呢。”

……

中科院计算所在原来的历史上,日子过得倒也不算糟糕。毕竟培养出了联想这个亲儿子,手里多少还是不算缺钱的。

但要说在科研方面做出了什么贡献,未免就让人有些失望了。整个九十年代,计算所的成果方面都可以称之为是乏善可陈,甚至还让对技术根本没有什么悟性的“伍车行”当了四年的所长。

一个大型企业的老总当科研机构的所长,而且这四年时间里还是联想c事业扩张最为迅速的时期。

可想而知,计算所里究竟会是个什么风气了。

不过如今中国市场上,c机的霸主却和计算所没有了什么关系。菊花、方正和长城这三个品牌,在国内算是三足鼎立,杀的难分难解。为了消减成本,三家不断的在技术研发上投入资金,希望能够将更多的c配件本土化。

而计算所如今的日子嘛――过的反而是比靠联想养着的时候更好的多了。

原因?

因为计算所现在是胡总在养啊!

中科院计算所如今的项目里,根本就没有组装机这种低技术水平的项目什么事情。

十亿次计算的曙光一号,新型内存的n结构,非易失固态存储,音频视频编码标准,彩色液晶和数字显示,模拟信号的调制解调,光纤传输和主干网络……

如今的中科院计算所大概也就是挂羊头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