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蓝光(2 / 5)

帝国重器 周硕 6980 字 2020-06-17

流光的晶片。随着灯光在它的镜面上划过,有些发灰暗的七彩光晕不断的折射出来。

将晶片调转一个方向,在它的背面则是相当薄的、隐约间散发着相当不明显蓝光的透明层。可以看到,前面那层镜面就是从这个透明层“过渡”过去的。

“生长的情况怎么样?”

“很完美!”白石笑了起来“我们采用了胡总你提出的两段生长法,改进了赤崎勇和天野浩的生长方式,用低温氮化镓代替了氮化铝作为缓冲层,在低温氮化镓之上用1030度的高温继续生长氮化镓,从而解决了因晶格失配造成氮化镓晶体质量不稳dg的问题。”

“成本方面呢?”胡文海接着问道。

“因为良品率的极大提高,成本上比日本人目前的生产方式降低了足有40还多。”

“好!好!好!”

胡文海搓着手,兴奋的连喊了三个好字。他从白石的手中,接过这块晶片来,仔细的打量端详着。

当然,实际上人眼的分辨率是无法分辨出它的好坏的。但光是从镜面上闪过的五彩流光,胡文海就已经感到有些喜出望外了。

像是要向胡文海邀功似的,白石津津乐道的说道“我们的掺镁氮化镓在通guocvd沉积的过程中,使用了氮气和氢气作为保护气。实际上制成的低阻型氮化镓半导体,比目前日本人用氮化铝做缓冲层获得的半导体性能还要更好。通guo我测得的数ju,我们的型氮化镓电阻率是02,空穴浓度更是达到了3x10的18次方\立方厘米。”

“和日本人的电阻率12,空穴浓度10的17次方\立方厘米比起来,成本上的降低反而都不够看了!有了这种氮化镓外延片,蓝光led的性能和成本将降低到不可思议的程du!”

没错,胡文海现在手里捧着的这块大概2英寸大小的晶片,就是蓝光led芯片的核心技术――氮化镓外延片。

和其他的半导体芯片不同,led芯片的生产核心技术并非是ic设计和光刻机,而是晶体生长技术。led芯片照明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半导体中的电流端向n端流动的过程,端的自由电子在n端的空穴中结合,端和n端结合处就会产生光子辐射出来。而这种n结构的半导体,只是半导体设计中最常用的部分。

不需要太小的光刻线宽,不需要多么复杂的电路设计。后世中国很多led芯片生产厂家,设备都是从国内晶圆厂淘换的八手淘汰光刻机。可想而知,这里面的技术难点并非不可攻克。有了氮化镓外延片,光刻、封装和更下游的产业发展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而led照明的市场有多大,不用说大家都清楚。以led光源的市场,足以支撑国内再开十个新科晶圆厂级别的led芯片生产基地。有了这个基础,中国半导体行业就不用担心成长的动力不足了。

而且更美妙的一点,则是led芯片生产的资本和技术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国内的资本和技术努努力完全能消化下来。不用挤占外资,反而能够大量创汇,必将引起国内投资半导体产业的热潮。

借着这股东风,正如胡文海对张仲谋说的,他不是担心有人和他抢市场。正相反,他担心的只是人太少,市场做不起来。

不过蓝光led的技术实现起来仍然并不容易,只是这里面最核心的技术从设计和光刻,变成了晶圆的生产。led芯片外延片――也就是氮化镓的晶圆,它是在一层蓝宝石上生长的氮化镓晶体层。单是这么一层薄薄的、只有50n的氮化镓晶体层,就困扰了人类足足30多年。

新科公司只要牢牢把持住氮化镓外延片的供应,就能从这个市场上获取源源不断的利润。

历史上,这可是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成果!201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便是因为蓝光led的发明,由赤崎勇和天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