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和水锂电来说。
在胡文海心里晶圆厂是优先级更高的项目。
如果是正常的有心算无心,这时候摆在他面前的,不想让晶圆厂项目夭折,那就只有低价出售异株湖公司股份了。
那么要怎么处理目前的困局?
从胡文海内心来说,当然是等着动摇,到时候摩托罗拉水锂电投资失败,哭着喊着人的笑话就是。
可问题是。
转过头想想,动摇的人可恨不可恨?
可恨,胡文海给他们出国培训的机会,为了这个培训他付出了多少代价,以超低价供应异株湖公司金龙电池。
新科公司去年出口金龙电池不过才五亿美元的利润,异株湖公司代理销售的利润却高达二十亿。
原因不就是摩托罗拉了晶圆厂的培训机会吗?
但可恨的人多了,八十年代公派留学生回国的有多少?
出国或者移民对中国人的吸引力有多大?
优的《大撒把》就知道了,再北京人在纽约》,有机会有门路的都在想尽办法往美国跑。
八十年代,就是全民“美分”
的时代。
社会大气候如此,个人价值导向被影响并不奇怪。
同样一些人,俞敏洪当年也想往美国跑。
但没跑成。
三十年后,《中国合伙人》不还是在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自豪?
“这事儿我就不出面了。”
胡文海出乎陆应龙的意料,竟然否决了拉拢的提yi“我相信陆叔叔的能力,送您八个字――”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陆应龙嘴里念了两遍,心里莫名的安顿了下来。
胡文海并没有自乱阵脚,正相反,这八个字不仅是对实习生们的态度,更是他对整件事情的态度。
既然要“治病救人”
,那就是有信心笑到最后,否则自己都救不了,何况“救人”
呢?
陆应龙深吸一口气,点头道“行,我知道怎么做了!”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做领导的自己不慌,下面人做事自然有底气。
否则陆应龙对要走的实习生,先天心理上矮了一节,人家要去投奔“自由民主”
的美国,你拦着算怎么个事情?
你要不要给人家的人生负责?
以后埋怨你一辈子信不信?
但既然胡文海有了这么一个方针,陆应龙就有底气去与实习生们讲事实摆道理。
没有胡总,你有这样的条件吗?
加上违约赔偿金你有什么比美国人更高的竞争力?
美国人要你过去不是冲你本身去的,而是要拿你做筹码,损害的是国家的利益。
这批实习生都是国内千挑万选出来的,思想政zhi合格是基本条件。
虽然这年头连和俞强声都靠不住,但政审在概率上还是有意义的。
不说一个不跑,陆应龙有信心,起码美国人肯定不能把大部队拉走就是了。
说起来,俞强声可真没几天就要跑路了,怎么也不能让这种人落个好下场吧……胡文海的思路有些走神。
实在不行。
那也只能干脆直接写匿名信了。
这方面胡文海还真有些挠头,要不这事儿还是别管了吧,毕竟有个以后会当大长老的哥哥。
这点不着调的事情并没有在他脑海里停留多久,搞定了摩托罗拉,凑出个百亿美元,比这些事情有意义的多了。
陆应龙自去做实习生们的思想工作,胡文海则稳坐钓鱼台。
摩托罗拉要挖他的墙角。
也不一定就是那么容易。
“陆叔叔,你给我向那些要走到人带个话。别太着急走,把自己给卖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