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个很不一般的人,说真的,很难相信他只是一个二十岁都不到的年轻人。如果忽略他的外表,我甚至有种错觉,和我交谈的是一个身居高位的老领导。有多高?说起来您要不信,我甚至有种和您谈话的感觉。”
“这我还真信,你或者不知道,这个胡文海在上面的评价可很不一般啊!”
电话里对面的声音没有丝毫不悦,反而认可了他的判断,更是说道“要我说,我们需要这样的声音。他的这个提yi,我们系统内就很难有这样的高度。”
付志恒一手拎着电话,脖子夹着话筒,翻着手上的记事本,不住的感叹着“确实如此,要说业问题的高度,就是我恐怕也只能甘拜下风。我有点理解胡文海这个人了,这是一个掌控欲非常强的人,他对自己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未来都有一个规划。就算今天我没有找到他,他也会想办法让整个世界按照他的想法发生改变……”
“这你说的就有点太夸张了,胡文海要是真有这么大的能力,我主任应该主动让贤才对啊!”
电话里对面传来哈哈的笑声,半是感叹的问道“照你付工的说法,这胡文海就没有弱点了么?”
“哦,也不能这么说。”
付志恒沉吟片刻,回忆了一下他和胡文海接触的过程“毕竟还是年轻吧,对不熟悉的领域会有一些想当然的地方。比如说对铁路上调度管理简单的理解为列车定位,呵呵,细节上总归还是差了点意思。大概也是对铁路系统不太了解,他手上那套c3i系统代表的自动化调度指挥管理系统,才是最重要的技术啊!这怎么说,年少得志吧,不过有点缺点反而让人感觉像个人了!”
“嗨,铁路这一摊,不是专业人士谁能了解的那么深入?我倒是对他的那个铁路通信公司的想法挺感兴趣,咱们过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多少是差了点这种宏观规划的眼光。真要是能成立这么一个机构,那以后调度系统升级可就简单多咯!”
“对了廷部长,我这有一个东西,胡文海说如果我知道了或许会有些想法,您能不能帮忙查一下?是四个英文字母,igct,不知道是什么技术。”
……胡文海还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闹了个大乌龙。
铁路定位和基站定位完全就是两回事,两个技术。
火车定位。
靠的是铁轨上的线路,并不需要搞什么基站定位那一套,当然精确授时还是离不开的。
反而是调度系统的自动化才是铁路上最关心的技术,八十年代铁路的报点和规划管理凭借的全是电话指令手抄复诵的模式,效率之低就不用多说了。
光是为了维持中国这么大疆域上的铁路系统顺畅通行,就需要至少三十万人来服务这个信息传递系统的畅通。
列车通行和指挥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这是铁路现代化的基础。
这个基础在未来,将会不断的扩展出更多的功能,运行更多更快的列车。
对信息传输的能力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虽然胡文海搞错了铁路对他感兴趣的方向,但抛出来的铁通公司却正好搔到了铁道部的痒痒肉。
即使是老式绿皮车厢改造的加挂专列,条件肯定也是比硬座要好的多了。
胡文海还是第一次经历这么舒适惬意的旅途,从大港到绣城将近八个小时的路程,竟然一点疲惫的感觉也没有。
当火车进站,有些老旧的绣城车站站台上人头攒动。
胡文海这边却特意被人隔开了一个安静的区域。
列车员铺好下车的梯子,打开车厢的塞拉门,胡文海抻着懒腰从车厢里走了下来。
这一年他东奔西跑就没有消停的时候,这次回到绣城,他是打定了主意,年前死活要给自己一点悠闲的时光。
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