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绝境(2 / 5)

帝国重器 周硕 7154 字 2020-06-17

货单,可之前也并没有提醒孙厂长收敛一下抢单的火力,自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孙厂长不用担心。要我说,咱们短期造船工期还没有用完啊。别说是一家马士基,我下,这次订货会后面还有其他企业的三十艘散货轮,都安排到明年四月之内都没有问题。”

孙厂长瞪大了眼睛,脑袋几乎晃成了拨浪鼓“胡总。这样一来可是足足三百万吨的产能啊!全部压缩到明年四月以内,半年时间完成将近100艘船,这怎么可能?”

胡文海没有说话,只是从自己手上一摞文jiàn的最下面,翻出来一份文jiàn塞到了他的手上。

孙厂长低头去,开始还是眉头紧皱,越就越是舒展。

最后甚至连眼睛都快要瞪了出来。

这份文jiàn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魔力,只不过是胡文海三亿美元与三菱达成的第一批交易中的一部分而已。

这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就是购买了五艘五万吨级别的载驳船。

什么是载驳船呢?

简单的说,就是子母船,运船的船。

这种船的一大用处,就是用来运输船舶。

比如说假如有一批货物从大港要水运双庆山城,一般来说就是从大港装载货物,运到魔都卸货,换成内河驳船重新装载,再逆流而上抵达双庆山城。

而这批货之所以要在魔都换船,则是因为海运和河运的船型不同,海船是无法进入长江航行的。

但有了载驳船就不一样了,货物完全可以先装上一艘内河驳船,然后把这艘驳船装到载驳船上。

这样载驳船装着这艘装货的内河驳船,驶到长江口就不用麻烦的换船了,只要把装载的内河驳船卸下来就可以了。

这真是充满了工业暴力美的解决方案啊……当然,既然载驳船可以用来装载整艘船,当然也就可以用来装载船舶分段了。

载驳船自带动力和门式起重机,不仅是分布式总段造船体系必备的运输工具,还是未来生产半潜船和船坞船的基础。

未来要造船坞登陆舰和两栖登陆舰,这都是前置科技点。

与载驳船搭配的,则是一批万吨门吊和万吨载重平板车。

功能很简单,那就是把造好的万吨分段,运输到港口载驳船旁边。

国内能造三万吨级别船舶的造船厂或许没多少,可能造万吨分段的造船厂……那就呵呵了。

孙厂长早就对巨型总段造船法有了详细的了解。

只不过他的印象里,要搞这个总段造船法,只能是在总装厂附近甚至是在总装厂内部大量的建造分段车间。

技术好是好,可要应用还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准备时间。

可是如果手上有了大量的载驳船,解决了巨型总段的运输问题,那中国沿海的造船厂全部动员起来,消化区区三百万吨的产能。

根本就和玩一样。

有了这颗定海神针,孙厂长的心立刻就平静了下来。

他们这边孙厂长之前的愁眉苦脸。

可是全都落到了韩国人的眼睛里。

李在勇和其他人对视了一眼,不由纷纷笑了起来。

这几天韩国人故意放水,甚至是主动撺掇着自己的老顾客往中国人那边跑,然后频频利用产业规模优势挤压中国人的短期工期。

算起来,中国人手上的短期工期吨位甚至要超过八十万吨,中国人就算全国总动员,也就是这个能力极限了吧?

“今天有马士基的15艘散货船,现在中国人应该肠子都后悔的青了吧?”

三星的朴在京嘿嘿笑着,搓着手说道“马士基的生意。我们三星可是要定了!各位,为了打击中国人的气焰,我们三星前几天可是损失惨重,流失了很多老客户的订单。为了弥补我们的损失,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