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来。
朴在京洋洋得意,点头满意的说道。
“不错,这么多的签约意向书,岂是两个地区造船厂能够吃下来的。别说是之前根本没听过的的什么大港造船厂和新科重工了,就是三菱的长崎造船厂或者我们三星的巨济岛造船厂,一年八十万吨也已经是极限了。这段时间中国人从日本人手里拿到的订单,恐怕早就已经奔着一百万吨去了。这么大的鱼饵,中国人会不咬钩吗?”
“各位,从我手上的资料来个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就是之前中国的第六机械工业部,主要负责的是整个中国的船舶重工业领域。1981年部改企之后成立了这个总公司,仍然还是垄断着整个中国的船舶制造工业。具体来说,所谓的大港造船厂和新科重工,应该都是它的下级子公司。”
大宇重工的金恩熙接着侃侃而谈“我们目前仍然不清楚中国人和日本人达成了什么协议。但如果真的有什么协议,必然是绕不开这个总公司的。从公开渠道资料可以发现,中国目前极为需要外汇资金来支持他们的改革,很可能在任何能够赚取外汇的领域加大投入。因此我认为,这支新的考察团显然是中国船舶总公司发出的一个极明确的信号。大量的意向订单给了这家公司强大的信心,中国人在考虑引进日本技术扩大他们的造船产业规模。”
“好啊,太好了!我们的计划一定能够成功。”
李在勇双目泛光。
兴奋的挥了挥拳头“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给这些冒冒失失闯进来的中国人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他们至少在二十一世纪以前都不敢正眼去造船市场。有了这段时间缓冲,足够我们韩国企业吞并日本人的市场了!”
“让我们的人把筹码也撒下去,不仅是我们不再接三万吨以下船舶的建造订单,让我们的关系企业也去签署意向订单。放出风声去,我们韩国企业无法与中国造船企业比拼价格,要从三万吨以下的市场撤出去!”
“哦,对了。”
李在勇像是突然想起来,在一旁的李俊仁问道“你去了解一下中国人在石川岛播磨重工的研究所都了解了什么,我们要对中国经营者和技术人员的水平做一个评估。”
李俊仁眼睛一亮。
竟然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份文jiàn,邀功的笑道“经理,我已经拿到了中方在石川岛播磨重工研究所里的具体情况了,我们在研究所里买通了一个韩裔日本人,他正巧参与了接待中国人的工作,复述了很多关键情报。”
李在勇显得有些惊讶,正色打量了李俊仁一番。
算是把这个难得会做事的新人给记住了。
像这种能把工作做到领导前面去的员工,没有老板会不喜欢的。
李在勇接过李俊仁递过来的文jiàn,里面详细的整理记录了那个石川岛播磨重工研究所韩裔日本人所复述的情报。
“会不会太巧了点?正好在那个研究所里有韩裔日本人。在日本右翼社团里找到韩裔不奇怪,在研究所里找到可不容易……”
虽然嘴里是这么念叨着,但李在勇还是仔细认真的对这份文jiàn遍,然后向着旁边传了过去。
其余四个个韩国五大造船厂的代表将文jiàn传了一圈。
对这份神秘的中国人第一手情报予以最认真的态度进行分析。
然而接下来,他们的脸上就露出了一丝放松的笑容。
“这次日本人可有的辛苦了,这样的合作伙伴,呵呵――”
朴在京的话没说完,但话里的意思,在座的众人却都心知肚明。
从这份情报上来本人寄予厚望的中国人。
似乎有点烂泥扶不上墙的意思啊。
领头的领导们不懂技术,却偏偏对日方优美精致的办公环境流连忘返,对实yàn室的种种便利设施和高新科技赞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