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沉重(2 / 3)

帝国重器 周硕 3519 字 2020-06-17

然而转过头来,焊丝焊料竟然还不让国内生产,人家有技术专利嘛!

这不坑爹么。

气体保护焊的一大优势就是作为保护气体的二氧化碳便宜,但国内应用这门技术因为材料进口,反而成本急剧上升了。

而郑磊这次需要引进的气体保护焊技术和过去引进的又有不同,渤船军工部用的是手工焊的设备,而手工焊的气体保护焊在总段造船法中应用受到的局限非常大,必须引进日本人都没有掌握多久的半自动气体保护焊的设备系统。

简单的说这种半自动系统。

已经有后世焊接机qi人的雏形了。

三菱答应开放自己也是刚刚应用的发那科焊接系统,他们自信的认为,哪怕是敞开了让中国人国人也根本掌握不了这种技术。

把一台笔记本扔给工业革命刚开始的最聪明的人,他也无法凭此就掌握电子计算能力不是?

有着这样沉重的压力,日本的繁华和盛景竟然全没在郑磊心里留下多少印象。

哪怕是高耸巍峨的东京塔,哪怕是风景如画的日本田园风光。

都一点也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

露琳这次的任务倒是不太麻烦,她目前研究的方向是造船材料的性能,瞄准的是三菱的造船材料数ju库。

总段造船法精度控zhi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材料热胀冷缩造成的精度差。

她的工作,基本就是交钱然后买回来一大堆资料而已。

当然,三菱愿意出售的也只是部分资料,而不可能是它们的整个材料数ju库。

究竟哪些能买哪些不能买,还得的出价和准备工作做的是否充足了。

整节新干线车厢里,明显能够来考察团的人分成了两种状态。

一种就是露琳一样,为日本的繁荣和魅力所倾倒,兴奋的打量着窗外的景色。

而另一部分则好似郑磊一样,对眼前美景兴趣缺缺,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dà。

越是接近三菱的长崎造船厂,则越是忐忑担忧。

日本新干线高速铁路列车采用分散动力设计,发车时间能够压缩到五分钟一个班次,技术水平凭良心说真的是一时无两。

“郑工在担心引进谈判的事儿?”

露琳正兴致勃勃的外,郑磊则愁眉不展的抓紧时间啃着手上的一本资料。

就在这时,他对面的座位上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

“罗工!”

郑磊将手上的文jiàn用书签夹好,抬起头正西坐在了自己的面前。

刚来的时候几乎年轻了十岁的罗西,再对比自己这段时间苍老的速度,郑磊不由摇头“可不是,真是不道。咱们中国造船的技术,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实在是太远了。不说别的,咱们国内在自动化上落下的太远了。可总……”

罗西连忙摆手,严su的瞪大了眼睛。

郑磊恍然,苦笑的拍着脑袋“的头都晕了,嘴上也没有个把门的。”

总段造船法就是一层窗户纸,思路问题,新科重工暂时还没有在其他国家申请专利。

真要让日本人听去了,说不得这个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不过自动化确实是个问题,咱们要使用新工艺,很多地方已经不是手工焊能够实现的了。不过你这个样子光是重复的,我说意义也有限。最好的学习,还是到现场去过一遍,很多脑袋里没概念的东西,立刻就清楚了。”

郑磊将手中的资料放回包里,点头叹道“我也知道,只是心里实在静不下来啊。”

罗西在新科重工的组织架构里颇为特殊,自己管理着一个其他船厂都没有的电子设计室,级别不高,但厂里却没有谁敢小开玩笑,一台银河机大几千万就给他随便玩,巨型总段造船法的核心技术,罗西在新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