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盖住密码盘,当场就打开皮箱,从里面拿出一个厚厚的密封档案袋来。
牛皮纸的档案袋上面用封条封住,上面什么文字也没有,显然绝不是这些资料的原件。
里面的资料记录着苏联目前掌握的远洋渔业资源情况,说实话,三十吨鸭绒换到这些资料。
实在是有些太便宜了。
为了这些资料,苏联人应该每年投入了至少数百万卢布的研究成本,养活一个远洋渔业资源研究所不成问题——实际上,确实有这么一个研究所。
苏联人始终面临粮食问题,不得不在远洋渔业上面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和资源。
不过三十吨羽绒服,足够生产上百万件羽绒服了。
如果是羽绒服成品卖到苏联,这些羽绒服换回两架su27战斗机都绰绰有余。
科罗廖夫拿出的资料。
池秘书转手就交给了自己身后的专家。
这里有俄语翻译,有海洋专家。
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确定资料的真实性。
果然,过了没有多久,散出去的资料纸张就又都回到了池秘书的手上,而他也得到了这些资料真假的消息。
“很好,资料没有问题。”
池秘书点头,不过他在交还资料的时候突然迟疑了一下。
科罗廖夫微微皱眉,随即将手上的皮箱扣了起来,警惕的问道“中国的同志,还有什么疑问吗?”
“哦。并不是。”
池秘书发现科罗廖夫误会了,连忙将资料放到了桌子上,推到他的面前“非常抱歉,之前我走神了。”
“这没有什么。”
科罗廖夫嘴上这么说,却机警的将资料收了起来。
“嗯——”
池秘书稍稍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硬着头皮问道“我有一个建yi,希望科罗廖夫同志能够考虑一下。”
“您请说。”
科罗廖夫点头。
“您知道。中国在轻工业行业上还算有些优势。实际上我在想,如果我们的不是鸭绒,而是成品羽绒服,不知道科罗廖夫同志肯出什么价钱?”
“羽绒服……”
科罗廖夫心头不由欣喜,鸭绒他拉回苏联还要寻找工厂生产羽绒服。
这里面可不像后世中国,随便找个厂子等排队就行了。
苏联的计划经济导zhi生产任务是国家下达的。
要国营工厂干私活,这可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zhi关系网的问题。
当然,科罗廖夫可以直接出售鸭绒。
但问题是,鸭绒和羽绒服之间的差价,大的让人绝对不想放弃。
一件普通的短款羽绒背心,一般来说含绒量在30g即可。
长款的羽绒风衣。
n就能满足需要。
在莫斯科的黑市里,短款羽绒服的大致价格是700卢布,而长款羽绒风衣,售价往往高达3000卢布!
天可怜见的,伏尔加汽车在苏联的售价不过也才8000卢布。
哦当然,8000卢布的伏尔加汽车,至少要排上五年的号——先交钱。
n的问题,国家计划内物资的价格总是不涨价,但工人的工资却不断在增加。
于是市面上任何计划内物资都在短缺,人们手上有钱,名义上和美国中产的收入相差不大。
但美国人能用榨汁机,苏联只有老大妈的手。
苏联人有钱,可却买不到东西。
能买到东西的黑市,价格却早就涨上了天。
要知道官牌价1卢布是要对12美元的,也就是说,一件填充100g羽绒的长款羽绒服,在莫斯科的售价折算美元是3600美元!
简直能把人吓尿。
科罗廖夫心下急转,想要报